昭通在历史上是云南通向四川和贵州两省的重要门户,是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因此这里也是云南文化的三大发源地之一,素有“小昆明”之称。所以这里的美食不仅有云南本地的精华,也会吸收川、黔两地的特色。
“省耕水街”,是昭通市区最热闹的一条美食街,也是来昭通必须打卡之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条街上的夜市就迎来了一天中人气最旺的时刻。
来自德宏和西双版纳的手捶干巴,到昭通后经过改良,味道更加偏麻辣。摊主说,制作手槌干巴的肉很讲究,一头牛只有两坨肉可以制作干巴。
摊主:
“只有两块肉可以用,还要把上面的筋,还有(肥膘)全部剔走。因为牛肉纤维比较粗,我们这样捶肉一下以后,把纤维打散,入口口感就会比较好。”
经过捶打后的牛肉,加上一些特制的麻辣调料,香菜、小米椒和柠檬,香味四溢。
昭通人夏日里的最爱,非木瓜冰粉莫属。用当地的红糖和玫瑰熬制的糖稀,加入纯净水即可。用勺子舀起一小勺木瓜冰粉,在碗里用铁勺敲碎,舀上泡好的糖水,冰凉入喉,神清气爽。
在昭通,喝木瓜冰粉一定要配上一碗昭通的凉粉。与其他地方不同,在昭通,凉粉的存在是一日三餐,甚至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灰绿色的凉粉,白的酸莲花白,绿的葱花、芫荽,红亮亮的油辣子,还有棕褐色的香菇粒,看着就让人心动。
在昭通的夜生活里,还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烟火气!按昭通人的说法,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在这家烤五花肉的店里,一整条的肉被烤的焦香酥脆,吱吱冒油。
金*肉皮,焦香瘦肉,五花肉透着诱人的颜色,摊主将烤好的五花肉切块,放入烤箱简单加热几分钟,取出的一刻肉香气四溢,洒上简单的麻辣调料,夹起一大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放在嘴里,滋滋作响、满嘴暴油的感觉真爽!
在昭通的烧烤界,真正扛把子的是这种地道的昭通小肉串。每当夜幕降临,昭通小肉串就会占领了昭通的大街小巷。
美食爱好者魏莱:
“今天的重头戏是小肉串,昭通的小肉串,肉串虽小,学问大,名气也大,咱们昭通因为这个小肉串,还成立了昭通小肉串协会。而且昭通小肉串不仅在昭通卖,卖到全国,还卖到了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地方,开一家,生意火爆一家,可想我们昭通小肉串好吃程度了。”
昭通小肉串主要的特色是小,且选用的肉都是生长在海拔米以上小*牛中的上里脊肉,这种小肉串吃起来不仅口感饱满,稚嫩细滑,而且唇齿留香。
美食爱好者魏莱:
“我点了三种肉,一种是净肉,我们因为当地回族,说净肉就是瘦肉,说这个壮的就是肥肉,然后筋,就是一坨壮的,一坨净的,一坨筋儿,穿在一起混合。”
每一串小肉串都要刷一层秘制酱料,腌渍几分钟,放到炭火上烤的时候,才能完全把肉串的香气发挥到极致。小肉串起炉前洒上了*辣子面,撒满了芝麻。泛光的牛膘一口咬下去瞬间满足感爆棚,那叫一个香啊!
在昭通,牛肉串是不接受单点的,如果你想吃,请50串、串的下单,只有这样点单,才够有味。
商户马赛文:
“我们在做小肉串的时候,有四个关键点,就是选、切、穿、烤,每一个步骤都非常重要。会选以三到四岁的小*牛为代表,每头牛身上,选用的每个部位都是不一样的,都是有一定标准的。”
在昭通,有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烧烤城不下千家,在昭通夜晚吃小肉串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吃小肉串不仅是为了满足味蕾,吃的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情怀,毕竟,它串起了好几代人年轻的岁月。
商户马赛文:
“现在昭通有大概家左右小肉串店,云、贵、川的话,可能会达到家以上。我们采用的是,用猛火来烤,快速锁住小肉串的汁,把小肉串的味道展现得淋漓尽致。”
来昭通,这道美食不能错过,它有个好玩的名字,叫“吹灰点心”。听名字,你能猜到这是什么美食吗?
原来,“吹灰点心”就是烧洋芋的别称。因为烧洋芋时通常用炭火,烧好的洋芋皮上沾满了炭灰,吃之前要把皮上附着的灰吹掉,所以幽默的云南人就起了这么一个俏皮有趣的名字。
作为一种街头小吃,一盆炭火,放上几个大小不等的洋芋,烧好后,刮得*生生的,一切两半,抹上酱或撒上辣子面,咬一口,香喷喷,既管饱,又解馋。
“吃洋芋,长子弟”是云南人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云南人对这“吹灰点心”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愫。
在昭通,洋芋不仅仅是一种主食,更演绎成为一种文化,深深融入昭通人的血脉之中。云南的洋芋以昭通的最为有名,而且吃法甚多。在这里,一个土豆演绎出了数不胜数美食。
在昭通,有“无洋芋不能成菜”之说。当地人对其情有独钟,赞誉它是“地下苹果”,可见洋芋在他们心中的美味和知名度。
昭通天麻被誉为“天麻之最”,可以缓解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来到昭通,一定还要品尝一下天麻制作的美食。
美食爱好者魏莱:
“这个就是我们的天麻气锅鸡,气锅鸡是我们云南的名菜,但是加入了我们的天麻原产地,小草坝的天麻之后,这道菜就变成我们昭通的特色了。我们昭通的小草坝天麻,天麻素含量特别高,所以这道菜是一道非常养生的汤。”
在昭通,天麻除了炖鸡外,通常还炖猪肉、煮火锅,甚至炒、蒸后食用。
一到雨季,昭通的山头又热闹了起来,带着鲜气和泥土芬芳的野生菌噌噌噌破土而出,所有的云南人都陷入了一年一度“吃菌狂欢”中。
俗话说:“日啖菌子三百口,不辞长作云南人”。在一个云南人眼里,菌子就是至鲜至美的代名词,可比肩世上任何珍馐美味。而在云南众多菌子中,有一种菌子是昭通特有的,那究竟是什么样的菌子呢?
这就是云南昭通鲁甸县的特产——羊眼菌。这种菌跟普通菌子口感不一样,它的口感有点像猪耳朵,脆生生的,用韭菜或青椒炒着吃,非常香。
厨师刘福灿:
“羊眼菌生长环境非常挑剔,市场上也比较少,它要生长在50年以上的松树下面,松树周围还要有绿树,才会生长这种羊眼菌。”
羊眼菌非常少见,市场上基本上买不到,即使到当地买,也只能靠运气。
羊眼菌好吃,做法也非常简单。将菌子洗净去芯,切成两半,切几段大葱、两个青辣椒,再切几片当地特有的独头蒜,大火爆炒,几分钟即可出锅。
餐厅的大厨说,进入雨季后,野生菌大量上市,不要误采误食。在选购野生菌时,最好选择去正规的市场选择熟悉认识的菌子购买,在加工野生菌时,一定要确保熟透,以防中*。
昭通曾经是彝族人的主要聚集区,昭阳区所辖的旧圃镇葡萄井一带是彝族祖先居住和六祖分支的地方,自古就有彝族文化发祥地之说。
彝族居住的地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凉山、昭通、毕节这些地方的彝族多以荞麦饼、米饭、玉米饭为主食,喜欢将猪、羊肉做成“砣砣”或大块肉食用。
美食爱好者魏莱:
“这个牛气冲冲,其实就是彝族的牛头宴,是彝族一个非常重要的聚餐。彝族的饮食注重的是原生态,就是保留食材最原始、最地道的风味儿,烹饪也非常简单。”
魏莱介绍说,这个坨坨肉,就是精选猪肉五花肉部分,肥瘦相间,一坨有二两左右。制作方法就是水煮,放一点淡淡的盐,肉香十足。因为猪肉的材质非常好,肥肉肥而不腻,口感糯糯的。
彝族人都是大口吃肉,他们招待客人自然也用大块肉来招待。热情豪爽的彝族人认为,肉块儿越大,就表示越好客。
想要把坨坨肉做的正宗,火候是关键。如果火候不到,肉就会是生的,如果火太旺,那么肉就会特别生硬。佐料除了盐,还可以撒上花椒或者辣椒粉。
魏莱介绍说,“牛蒸蒸”、“懒豆腐”这两道名字透着几分古怪的食物,可是只有在昭通才能品尝到的美味。
懒豆腐,其实就是将毛豆煮熟之后,磨浆,再加上肉末、香芹等配料进行熬制,清新爽口,让人食欲大增。
牛蒸蒸,其实就是用牛肉做食材的粉蒸肉。
走过很多城市,从来没有见过昭通城这样吃粉蒸肉的,用一个小盘子接住,一个小蒸屉里反扣出来的“牛蒸蒸”,洒上点香菜末,就着盘子就吃起来,虽然搭配得草率些,但咸香的米粉裹着粉嫩的牛肉,一口一口吃着,却又吃出清淡口味里肉的香甜与口感的丰裕。
今日推荐
来源/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栏目
原标题:《央视《消费主张》
云南昭通逛夜市尝美食!(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