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93县区林业产业助脱贫行走
TUhjnbcbe - 2023/3/24 20:13: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以前砍树,越砍越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地少人多,毕节市七星关区陷入了“因穷而毁林,林毁人更穷”的恶性循环,被断言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现在护绿,青山巍巍。
  誓要青山“披上绿衣”的七星关,大力开展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国土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从年的5%上升到年的58.02%。
  巍巍青山,流金淌银。
  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七星关区将生态建设作为治穷脱贫的突破口,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的跨越。

绿色七星关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
  年入冬至今,七星关区完成刺梨种植面积10.5万亩。下一步,该区还将严格按照“区域化、规模化、商品化”要求,根据刺梨的生长习性,选择集中连片、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交通方便、水源便捷的地块种植刺梨,确保到年底全区种植刺梨面积达50万亩。
  同时,立足刺梨的食用、药用和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价值,准确把握刺梨产业发展趋势,以高质量、高标准、高品质为核心竞争力,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最终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刺梨产品。
  盘活生态资源,强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
  充分利用现有林地资源,七星关区以10万亩林下天麻、万羽林下鸡为重点,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等林下经济产业。
  为增强林业经营实力,七星关区通过出台支持*策、分类奖补等举措助推林下经济发展。近年来,全区整合、撬动各类资金共3亿元,指导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个,其中专业合作社个,家庭林场(股份制林场)14个,林下经济快速发展。
  如今,七星关区.02万亩林地中,已利用林地面积达.63万亩,年产值达9.79亿元,带动贫困人口户人人均年增收元以上。
  此外,七星关区大力推进*策性森林保险,目前投保面积达.02万亩,投保率%,其中公益林.96万亩、商品林60.06万亩、林下养蜂0箱、林下天麻0亩、林下养鸡4万羽,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林农持续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林下养蜂

10万亩刺梨挂果

致富增收有盼头

“再等两个月村里的刺梨就要采收了。”7月初,在七星关区撒拉溪镇龙凤村,村民们最关心的话题,是村委会后山上的3亩刺梨终于要采收了。
  48岁的罗孝平早早地和妻子来到山上做工,大家时常调侃,自从刺梨基地建设开始,他们也成了拿“年薪”的人,因为栽种刺梨流转了自家土地,部分村民与村合作社签订了合同,按每年元的费用在合作社务工,罗孝平是其中的一员,眼看着亲手种下的“金果”要增收,他们心里十分欢喜。

罗孝平夫妻在刺梨基地劳作。

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站在山顶处,连片的刺梨尽收眼底,标准大小的刺梨株整齐排列着,龙凤村村委会负责人介绍:“采用规范种植的方式,我们是全镇最大的刺梨基地,前两天还有周边乡镇的人来参观。”因为种得好、管得好,龙凤村的刺梨得到了大家认可。
  早在年,为落实省委、省*府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安排部署,七星关区就以3年发展50万亩刺梨的规划,大力推进这一特色林业产业。截至目前,全区刺梨种植面积已达28.9万亩,涉及33个乡镇(街道),覆盖农户户人,其中贫困户户人。今年预计有10万亩刺梨可挂果产生收益,涉及朱昌、放珠、杨家湾、撒拉溪等乡镇。
  “在区平台公司的统一实施下,年,龙凤村栽种了这3亩刺梨,建成基地后,为了更好地管护,刺梨产业又移交给当地村社一体的合作社,如此一来,反而管出了规模,管出了效益。”七星关区林业局副局长潘定华表示,管护好,标准好,产值也就跟着上去了,今年初挂果,大家都很期待。

七星关区撒拉溪镇龙凤村连片刺梨示范种植基地。

今年第一年挂果,作为龙凤村主抓的扶贫产业,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这片刺梨基地的未来,期盼着明后年盛产期,能给当地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龙凤村*支部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为了以短养长,我们去年套种了青菜、萝卜,今年种下了亩辣椒,还有生姜和马铃薯,以这样的方式助推刺梨产业发展,按往年市场收购价,即便价格低一些,也还是有不错的效益。”
  夏日的山雀满林子起舞,刺梨地里劳作的村民吆喝着唱起心爱的山歌:“龙凤是个好地方,家家住上小洋房,男女老少都高兴,水泥马路宽又长。”罗孝平张口就来的高昂歌声逗得身边的村民乐呵呵,这是他们每天排解辛苦的小乐趣,也是他们在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对美好生活的感悟和向往。
  10万亩刺梨挂果,承载着的不仅是龙凤村村民的盼头,更是七星关区无数林农的期待。为了让多年的辛苦付出换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七星关区紧抓产销衔接、市场开拓,为即将采收的刺梨打通销售渠道。

种下刺梨10万亩,收获致富新希望。

年至年,七星关区连续两年出台扶持*策,对收购刺梨鲜果的贵州欣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毕节市刺梨花开农业有限公司、贵州金黔果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刺梨加工企业给予元/吨的收购补助。两年来,刺梨加工企业共计收购刺梨吨,补助刺梨加工企业70.4万元;农户自行销售刺梨约1吨,实现种植农户户均增收元,人均增收元。
  去年10月,广药集团王老吉入驻七星关经济开发区,与七星关区签订了刺梨战略合作协议,拟在七星关经济开发区建设广药王老吉(毕节)刺梨产业园,生产刺梨原汁、刺梨饮料、刺梨润喉糖、刺梨酒等产品。
  此外,多个乡镇也在积极对接周边市场,为当地的刺梨产业谋求更好的销路,做前期扩展市场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采收期。

刺梨花开

林下天麻出深山

乌蒙山珍带民富

巍巍乌蒙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七星关区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其中天麻的品质更是享誉全国。
  闵琦晖,七星关区放珠镇人,在他的记忆中,天麻就是人气、财气的象征。“小时候在放珠镇上学,到赶集天,周边的几个镇遍街都是天麻,卖天麻和收天麻人太多,路都被堵起了。”

闵琦晖带记者参观天麻种植基地。

年,在外闯荡打拼10余年的闵琦晖回到家乡,却不见昔日天麻市场的繁华。由于缺乏种植技术、不懂市场需求,七星关区的天麻产业遇到瓶颈,陷入低迷。
  “中国天麻看贵州,贵州天麻数毕节。这么好的产业,不能就这样放弃了。”闵琦晖决定留在家乡创业,带动家乡的天麻重新焕发生机。
  看市场,淘经验,学技术。对云南、广西等国内市场进行一番调研后,闵琦晖摈弃了过去百姓长期种植的红天麻,将定位确定在价值最高、市场需求最大的乌天麻上。
  抓住市场定位,说干就干。年,闵琦晖在长沟村带领一群四五十岁的留守妇女,研究起了乌天麻的种植,在乌蒙山中日夜坚守,结合“天麻之父”周铉的有性繁殖法,终于成功试验出林下乌天麻种植的技术。

年,闵琦晖成立了七星关区放珠镇森茂林业专业合作社,他们种出来的乌天麻在全国最大的天麻交易市场——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国际天麻交易中心一亮相,便成为众多采购商的心头好,订单源源不断,站稳了市场的脚跟。

农户刚刚收获的乌天麻。

发展林下经济,虽然短平快、效益高,但风险也大。
  去年9月,合作社遭遇了一场“野猪侵害”,近千亩即将收获的天麻被毁于一旦。“闻到天麻的气味,成群的野猪乘夜间‘偷袭’,当时那整片林地,就像牛耕过的地一样,被翻了过遍。”闵琦晖会说起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好在,七星关区林业局提前谋划,在产业发展之初就为基地的天麻投了保险。“按72元一亩地投保,财*资金承担了80%,最终按折损程度,保险公司赔付了多万元。”七星关区林业局产业办主任张义成认为,作为抗风险的最好方式,林业保险为合作社再次恢复生产,提供了有效保障。

闵琦晖走在林下天麻种植示范基地。

此外,省林业局划拨的万元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也极大地帮助了合作社渡过难关、持续发展。

产业、技术、市场、抗风险能力……经过一番“摸爬滚打”,七星关区天麻产业稳步前行。年冬,七星关区亩林下天麻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开始实施,该项目由七星关区林业局主管,七星关区放珠镇森茂林业专业合作社实施,涉及七星关区杨家湾镇营盘村、放珠镇长沟村、撒拉溪镇兴隆村、朱昌镇伍坪村、八寨镇新艾村,其中亩林地建设林下天麻育种示范基地、亩林地建设林下天麻种植示范基地。
  为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在项目区,对单户意愿种植的贫困户,合作社采取“一户一档一方案”,为贫困户集中选定林地,全程提供天麻种植技术,赠送天麻花粉、蜜还菌和萌发菌给贫困户种植天麻,合作社按市场价保底回收。对集中种植天麻的贫困户,合作社全程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和原材料,按天麻种植工程提供劳务费,产生的效益全部为贫困户所有,同时年底每户分红1万元。  
  今年天麻采收时,项目预计能实现总产值万元,利润达.64万元,农户户均可分红58元,带动80户农户(含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脱贫致富。

农户背着天麻下山。

林下跑山鸡进上海

“跑”出幸福生活来

夏日季节,走进七星关区田坎乡白沙河村的林下跑山鸡养殖基地,只见草木茂盛、绿意盎然。忽而一声鸡啼,继而林中的鸡群相继“引颈高歌”,很是热闹……
  “山上放养的都是公鸡,确实热闹些。母鸡若是下蛋分散在林间,不便捡拾,通常都是分发给村民们喂养,鸡蛋则由合作社统一回收。”田坎乡百诚养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顺江介绍。

七星关区田坎乡白沙河村林下跑山鸡。

李顺江早年一直在外打工,在广西桂林、柳州等地养殖场学得大量养殖专业技术和经验。年,他从广西返乡,创办了七星关区田坎乡百诚养鸡专业合作社,经过10余年的不断探索实践,成为了集孵化、育雏、饲养、加工、培训、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合作社。
  “基地饲养的鸡平时吃的是虫、草,喂的也是玉米,所以我们的跑山鸡生长周期比一般肉鸡要长,要6至8个月才能出栏。”李顺江介绍,坚持生态喂养加上跑山鸡平时活动量大,养殖出的土鸡具有肉质紧实、蛋白质丰富等特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目前,基地存栏跑山鸡0羽。为了提高林下跑山鸡的附加值,在已经获得市场认可的情况下,我们对土鸡进行深加工,研制出了养生与美味为一体的田坎药焗鸡。”谈及合作社的生态土鸡产品,李顺江非常自豪。

林下跑山鸡。

林下跑山鸡,“跑出”了生态养殖的致富路子,也为当地群众“跑出”了幸福生活。
  “我到基地上班5年了,一年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足够一家人的开销。”基地务工人员李定德是白沙河村袁丫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两个孩子在读小学,因常年药不离身,没办法外出务工。现如今,李定德就在基地里负责照看鸡苗、给鸡喂食,收入稳定还方便照顾家人。
  一直以来,合作社秉承“做大做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经营理念,除了基地吸纳就业人员为乡亲们提供增收渠道外,还通过为农户发放鸡苗、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回购产品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树枝上的林下跑山鸡。

据悉,该乡的林下养殖产业主要分布在白沙河、茨竹、青杠、大元4个村,累计带动贫困户户人参与产业发展。
  “今年,我们在白沙河村帮扶了6户贫困户,先期为其提供0羽鸡苗和饲料、场地及所需生产资料,采用集中饲养的方式,每户管护两个月,保证这6户贫困户一年下来纯收入不低于1万元。”李顺江介绍,合作社通过不断的走访考察,最终确定了这一帮扶方式,将固定帮扶这6户贫困户3年,帮助他们稳定脱贫。
  田坎乡百诚养鸡专业合作社林下跑山鸡养殖项目,是七星关区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节约型、健康型、生态型林下经济,将本地林地资源转换为经济优势,助推当地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下一步,我区将抓住实施国储林项目这一契机,加大国土绿化力度,利用我区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念好‘山字经’,做足‘林文章’,努力走出一条协调发展之路,为助力脱贫攻坚巩固全区脱贫成效作出林业贡献。”七星关区林业局局长马兴江信心满满地表示。

林下“跑山鸡”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冲锋鸡”。

年初,七星关区决定在全区37个乡镇,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以慈伦鸡为主要品种,发展万羽林下跑山鸡。3月29日,该区成功与上海贵申九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万羽跑山鸡购销协议,标志着七星关林下跑山鸡“跑”进上海,“跑”出林下经济发展速度。  
  下一步,七星关区各部门将协力推进林下跑山鸡项目。采取“*府+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由七星关区国有平台公司牵头,负责投资融资,统一采购养殖物资、统一孵化鸡苗,保障养殖点供给;七星关区农业农村局和林业局负责制定养殖标准,做好防疫和养殖技术培训指导,加强养殖流程把控,确保跑山鸡品质和数量达标;各乡镇负责指导村社一体合作社科学合理规划布局跑山鸡养殖点,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入股跑山鸡养殖项目。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梁圣游正兰

编辑方春英唐怒娇

编审赵勇*

1
查看完整版本: 93县区林业产业助脱贫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