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家长忽视导致孩子抽动加重,一张方子小儿
TUhjnbcbe - 2023/3/22 19:52:00

一个9岁的小朋友,抽动症好多年了,近期开始从挤眼、洗鼻子的小动作,变成了甩头、耸肩的大动作。影响上课了,妈妈才开始着急。

口服中药加推拿一周后,甩头等大动作只零星出现。长路漫漫,想完全康复不是短短几幅中药、几次推拿就可以办到。而且痊愈后压力太大或突然情绪刺激也容易复发,巩固治疗也很重要。

孩子有什么问题,还是早发现早治疗的好,孩子越大越难调理,希望妈妈们不要讳疾忌医。如果从病症初期就开始调理,现在已经好起来了。

中医关于抽动症无明确的病名,但有不少相关记载,一般将该病归属于慢惊风、肝风证、抽搐、瘛疭范畴。根据病因病机,将其辨证分为4种类型,好对症下药。

1、风邪犯肺证

特点:多见吸鼻子、清嗓子、眨眼、干咳、噘嘴、摇头等头面及咽喉部抽动症状,常因感冒而加重或反复。多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婴幼儿湿疹或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舌质偏红或舌边尖红,苔薄*或薄白。

治法:宣肺解表,平肝熄风。

方药:桑菊银翘散加减。

2、肝亢风动证

特点:多见挺胸鼓肚、四肢抽动,抽动频繁有力,声音高亢,头晕头痛或胁下胀满,常伴有多动难静,性怪急躁易怒,妄言多语,颜面红赤,口渴或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白或*,脉弦数或洪大。

治法:平肝泻火,熄风止痉。

方药:*连温胆汤加减。

3、痰热动风证

特点:多见摇头、耸肩、眨眼、甩肩、踢腿等异常动作,常伴有喉中痰鸣,发吭吭声,怪叫,秽语频发,烦躁口渴,睡眠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或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4、脾虚肝亢证

特点:多见眨眼,皱眉,耸鼻,噘嘴,腹部抽动或伴喉中吭吭,秽语,常伴有精神倦怠,面色萎*,食欲不振,夜卧不安,大便溏薄或干结,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弱或弦细。

治法:扶土抑木,熄风定痉。

方药:青龙止动汤加减。

此外,针刺疗法、推拿疗法和耳穴贴压治疗“小儿抽动症”疗效也比较明显。

针刺治疗

主穴:太冲、肾俞、期门、太溪、百会、印堂。

配穴:噘嘴、流口水者,加承浆、地仓;眨眼、眼角抽动者,加丝竹空、攒竹;上肢抽动者,加肩髃、肩髎。

功效:平肝熄风,安神止搐。

推拿治疗

主穴:清肝经,百会,风府,风池,肝俞,肾俞。

定位:肝经位于食指端螺纹面;百会位于头顶,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风府位于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风池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平齐;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直推法自食指端推向指根清肝经;百会、风府、风池、肝俞、肾俞各穴分别用大拇指或食指指端揉按50次左右。

耳穴贴压治疗

可选肝、肾、脑点进行点按或耳穴贴压。

功效:益肾平肝、熄风止搐,从而改善症状。

操作:胶布将磁珠准确地贴压在耳部穴位上,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

孩子如果有异常的举动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这样治疗起来孩子也少受些罪,不要等到病情严重了才开始后悔。关于小儿抽动症的问题暂时就讲到这里,家长有想要了解的可以留言,我看到后会一一解答。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长忽视导致孩子抽动加重,一张方子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