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一场冬雪过后,黔东南州黎平县九潮镇万宝山万亩林下天麻种植基地一片银装素裹,上百名村民正紧锣密鼓地抢收天麻。林间,欢声笑语,瑞雪丰年,为冬日丰收增添了几分喜悦。
“我们要抓紧这个关键期,完成1.5万亩林下天麻的采收工作。只要不是土层凝冻,就不会受太大影响。”凭借多年种植经验,黎平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青心里底气十足。目前,基地采收面积已完成40%,鲜天麻约90万斤,基地全部预计可采收鲜天麻万斤。
九潮镇万宝山林下天麻基地种植面积达1.5万亩,是全省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林下天麻种植基地,也是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近年来,为林区群众谋“富”路,黎平县利用国有林场林地资源,大力发展以林下仿野生天麻为主导的林下经济产业。扶持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公司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两菌”培育技术等优势,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在资源管理、放活林地、完善配套、强化保障等方面改革创新,共建示范基地,探索“林场+基地”共用模式,有效解决产业发展土地不连片以及林场管护的两大痛点。用好异地置业模式、健全惠民机制、补齐产业链条,发展壮大天麻产业,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双赢。
“基地是我们的‘聚宝盆’哩!这里每年季节性用工就有7万多人次,我们不愁没有活干。”同样信心满满的还有弄北村村民*召文。
3年前,*召文入股村合作社种植天麻,不仅领到了保底分红和效益分红,还学会了种植管护技术,每年能赚6万多元。脱了贫,增了收,明年,他盘算着扩大自家天麻种植面积。
为做大林下天麻产业,公司采取“赊销种麻、免费培训、全程指导、订单回收”的运营方式,降低产业投入成本和发展风险,激发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积极性,形成“一核示范、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提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同时,公司建设天麻育种和“两菌”培育车间,每年培育天麻“两菌”60万袋、零代种种麻60万斤,为全县天麻产业“倍增计划”提供优质种源保障。
“通过‘折股量化’让群众‘异地’增收有了保障。”杨青介绍,在林下天麻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异地置业模式,共建惠民机制,整合资金异地投入,以合作社入股共建的方式,将异地置业入股资金折股量化到投入乡镇/街道合作总社社员身上,实现资金共投、产业共建、收益共享。
如今,九潮镇万宝山万亩天麻产业园已与15个乡镇(街道)合作总社建立利益联结,公司向全县合作社(农户)赊销种麻吨,回收鲜麻吨,并已兑现产业分红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脱贫户余户。
黎平县林下天麻种植前端的活力源于“产销”后端的给力。
在公司产业园天麻加工车间里,天麻经过清洗、蒸煮、切片、分拣、烘烤、冷却、精装打包后,将被运往广东中药材批发市场。在这里,每天要加工处理近10吨的新鲜。
目前,公司加工车间可实现年加工鲜麻0吨以上,建成加工、冷库仓储、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开发出天麻酒、天麻片、天麻粉等3种养生产品。搭建省内外线上、线下立体化供销渠道,形成制药企业直通、专业市场直供、大型企业定制、电商平台直销的四大销售渠道,市场遍及全国。
“去年,全县累计种植天麻3.15万亩,产鲜麻0余吨,产值2亿元,带动农户1万余户,户年均增收近元。”黎平县林业局局长孙宏泽说,今年全县有序扩大种植规模,面积达4.15万亩。
黎平县林下天麻产业发展是全省林下经济产业探索建设的一个缩影。
端好绿水青山“金饭碗”,走好林下经济产业“增值”路。贵州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激活林下空间。今年率先以省级层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着力构建特色产业、生产经营、科技服务、基础支撑、*策保障“五个体系”,助推全省林下经济实现省级统筹、规范有序、谋划长远发展的根本转变,让丰富的林业生态资源转变为绿色资本,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路径。
年,贵州省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到万亩,较年增加万亩,增长率27%,全产业链产值达到亿元,较年增加亿元,增长率40%,平均亩产值达到元,较年增加元。全省累计建成千亩以上林下种养基地个,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达30家。
黎平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编辑唐怒娇
编审方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