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流行的传统广州工艺“通草画”
如今成为羊城手工达人的新玩意
花城君带技痒的你来看看通草画怎么玩
通草画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绘于通草制成的画纸上。
通草又称通脱木、木通树、天麻子等,原产华南和中国台湾地区,是制宣纸的原料。
通草画纸是通过加工将茎的中心组织取出,用刀具切成薄厚一致的通草片,加工制成通草纸。
通草做纸成本低,而且上色容易,表现力强,经久鲜艳。
通草纸非常适合水彩画运色着墨的需要,水彩颜料运用到质感丰富的通草纸上时,经光的折射,能呈现斑斓缤纷的效果,极富质感。只不过由于切割的树茎尺寸有限,故而通草纸画面十分小巧。
旧时的通草画
一两百年前,通草画兴起于广州,主要用于出口,题材反映清代广州的风土人情、市井生活、花鸟鱼虫,还有36行的生活百态,主要用人物来表现,诸如官员像、兵勇像、杂耍图、纺织图、演奏图等,以造型生动,色彩浓艳,人物刻画惟妙惟肖为特点。
在鼎盛时期,广州经营的画铺数十家,制作通草画的画家达人,大多数的通草画采用是流水制作,这样保证制作的质量和产量。只有少数可能是定制的,这类作品数量和种类有限,价值更高。
由于通草纸很容易破裂,所以很少有大尺寸的作品,加上难以保存,目前国内传世不多。
不过,当通草画传人苏昕展示那些画在材质独特的“宣纸”上的画面时,虽然成品的时间19世纪已经久远,但当时广州日常的生活场景还是那么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眼前。
苏昕说,通草画反映广州生活,起到相当于照片一样的记录作用,只有广州才有,只有广州的画师才会画,后来还渐渐延伸,发展出了民俗画。
通草画的保色度极高,可以还原色彩九成以上,上百年都不会褪色。通草画着色鲜艳,并且结合了中西方的绘画技巧于一体。这些都是它与其它画种不同的地方。
今天的通草画
而到了今天,通草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些创新、更加丰富,比如会有对现代生活的描绘,还有将粤语画在通草画上的作品。
通草画的创造形式也更多了,传统的绘画形式是毛笔加水彩颜料,而现在,像版画、剪纸、喷染等技法都用在了通草画的绘画中,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尝试。
近几年,广州的通草画艺人创新了十多种绘画通草画的新画法和新内容,如盏*广州话、革命发源地的事迹……更少不了当下广州的美景和美食。
越来越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