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秦岭,晨雾还在山头田间缥缈,生凤村的周云华已经背上竹篓,向他的天麻“基地”出发。现在正是天麻丰收的好季节,周云华早早做好了准备,抢抓时间采收优质成熟的天麻,以备供应市场,积攒收入。
开着皮卡行驶7、8公里的乡道,攀爬30分钟的山路后,周云华终于抵达目的地:一处高山荒地。他来不及歇息,从竹篓中提溜出“挖麻”装备——一把有些年头的二齿锄头,热火朝天的挥舞起来。
“今年天麻价好,最高能卖到15块钱一斤。”周云华用手挪开刚刨出来的还带着泥土的菌棒,一堆颜色微*、个头不一的天麻便现出“真身”,密密麻麻,像一个个吃饱了的地鼠。“今年雨水太多了,天麻长得不如去年好,不过这种小个头的也能卖9、10块钱。”他将小个头的天麻麻利的扔进另外一个篓子里,“一般大的我就直接卖掉了,这种小的就作为种麻,继续种,等第二年成熟后再来挖。”
个头小的天麻可作为种麻,来年继续栽种。
“别看周云华瘦瘦小小的,人家可是个能人。”省引汉济渭公司驻生凤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张乐说,周云华今年55岁,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身旁有不能劳累的媳妇儿,担子压在他一个人的肩膀上,旁人可能想着生活不易,但是他却手上拿得住活,脚底下勤快,不仅在天麻种植上下足了功夫,板栗和魔芋也齐头并进,不仅让他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不断的在生活中“追赶超越”,跻身生凤村“好日子”的前列。前两年翻修房子时,周云华也学了一把城里人,给家里盖了多平米的三层四间,并且在屋里屋外都铺了瓷砖,妥妥的“豪宅”一枚,日子过的可是红火极了。
省引汉济渭公司扶贫工作队队员张乐正在帮助周云华进行天麻分类。
相比其他农作物,天麻对生长条件的要求就一个字,“野”!只要将育好的种子埋到土里,不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