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阳早期的中药业
贵州省地处高原山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分布适当,气候湿润,天然中草药物易于生长,是一个发展中草药业的好地方。可是自明代建制以来,长期在封建势力的统治下,地偏西南,交通不便,文化较低,工商业不发达,中草药业也得不到发展。人们生病或是就地买少数民族挖来的生药治病,或是用一些简单的按摩、拔火罐和针刺等方法治病(俗谓之发痧,用瓷针刺手指、头部、使出血以治病),并无常设药店。有些卖药者,把一些药放在地摊上,向病者问病发药,没有处方,分量由卖药者斟酌,而较边远的县份还迷信“祝由科”,用咒语治病。清代名医陈修园在他的著作中特别提到:“乾隆嘉庆年间,贵州瘟疫流行,病发辄死,方书不载治法,有人于丹平山得传授奇方,四十九痧得治,活人无数。”相传这种“奇方”系用针、灸艾、单方等方法以治各种蛇痧、喜鹊痧。他还提到用烟屎(即旱烟杆内的多年积存烟油)内服,外搽鸡蛋清于头部两侧太阳穴、心窝、手足心等处,能治一切羊毛痧蛊毒。由此可见贵州省当时医药业不发达的一些情况。至清朝末叶,始有省外商人贩少数中药材来贵阳推销,又把一些省外不产的生药运出,初步形成药材业务。有些少数民族把他们传统所知的生药挖来出卖,一些人看到在药材上可以谋利,就做起药材生意来了。清光绪初年,贵阳最早的药材店有熊家的“万元堂”、聂家的“乾元堂”、“保元堂”等少数药店,谓之官药铺。其他如公园路的“发火柴”,经营草药,各种草根树皮均不加以炮制就入药,所以招牌题名“发火柴”,确也名符其实。“发火柴”原铺设在今公园北路口,旧地名悦来巷,虽有药店,但规模小,设备简陋,药物不全,加工炮制欠佳,质量不高,疗效不大。以后药店时有增加,其中个别店家以谋利赚钱为主,常出售假药,如有把草席的草充麻黄,官桂冒充西藏厚朴,杂骨充虎骨等。可见当时有病苦,求医难,买地道药材更不易。
二、同济堂的创办
随着时代的发展,光绪年间,贵阳的人口较前增加,人民为健康对医药有所要求。贵阳当时乡绅中稍有远见的部分人士,鉴于药业的落后,一为谋利,一想为地方做点福利事业,而药材业务既稳妥,而又为人民生活所必需,如果经营有方,实为名利双收。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于是“同济堂”于光绪十四年(公元年)在贵阳诞生了。它是由唐炯(字鄂生,曾任清朝矿务大臣,云贵总督)和于德楷(字仲芳,曾任清朝知县)二人合资开办的,其店设在贵阳正新街,店堂仿照外省的布置,于德楷介绍他在汉口的老友黄紫卿担任该店的经理。黄到店后,唐、于提出一个干股给黄作为优待。所谓干股,即不出资金,作一股本钱享受年终分红。黄系江西人,能力强,学识丰富,通晓医理,熟识药物,并且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济堂开办时有二千两银子的资金,当然一切顺手好办,诸如到江西景德镇订烧装药的瓷坛罐,采办药材和药碾、戥子等工具,很快办妥。那时一般人的习惯,生病后,到小药店或药摊上,给点另钱,说了病情,由卖药的配上几味官药或草药,回家服用,不好再去,取其简单方便。而到大药店去买药的都是中上层人家,因此同济堂开设初期业务不能以广招徕。黄紫卿见此情境,为了打开销路,发展业务,就制定了下述几项经营管理方针:
(一)改善经营管理作风和服务态度
解放前,在贵阳交易市场上,做生意是相机作价,货多则价低出售,货缺则以势涨价,旧话谓“一本十利不为贪”,“-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而同济堂在这方面则以力求药价稳定、出售好药,争取营业额增加为目的。在店堂上,黄紫卿叫人用金字大书“一言堂”三字,下面还配上“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挂牌,即是对顾客提出保证:药材很好,价钱公道,不得二价。顾客上门,有问必答,按顾客的要求办,不论整剂或另药都卖。店堂内还备有一-大壶茶,摆上几张大长凳,作顾客休息等候取药之用。买药时先由掌柜的先生算价,收款时在药单(处方)上盖上店章,并注明多少味药,交拣药的人拣药。药柜上和坛罐上均贴有药名,以防拣错。药拣好后,用木盘装着交在柜上核对清楚,然后分别各包发出。旧时医生在处方左角写上“称足各包”四字,为防止药店短称恶习。在“称足各包”上,同济堂确是做到不少分重,并在包药纸上印有药名、性味、归经、功能和用途,还注明药性的相反相恶的配伍禁忌,使病家得以参考,能照原处方自行核对,避免差错。为方便顾客及远道来贵阳的旅客的需要和使用,同济堂添制了若干成品药,如丸散膏丹,携带存储两便。此外,还采购各种参、茸、燕、桂道地名药,明码实价,矫正了卖假药、提高价格的陋习。除卖药外,同济堂根据当时一些病家请医生难的实际情况,聘请名医何献琪、严仲麟等坐堂应诊,买签按号,依次看病拣药,加强医生与药店间的联系。对一些有困难的病家,实行半价收费,还长期免费送--些成药给人救急,如烫伤药,刀伤药,阳和膏等,并增加晚班营业,即使是深夜或冷热天气都可随到随卖,形成数十年堂规。
同济堂在力求改良经营作风和服务态度后,业务上大有发展,成为我省的著名药店。
(二)店内的经营管理
1,加强对药材库的保管。同济堂药店的药材储备量是丰富的,因此,必然要有一-套保管制度。药库有负责人,有值班人,进货发货时按药品分别设立帐册,登记药名、数量、产地等等,管理药物存销。贮藏保管时,按药物性质,如芳香药密封,哪些药该坛装,该缸装,该包装,都有一一规定,该缸装坛装的,都先在坛、缸内存放一定时间的石灰以吸收坛罐内水分,然后再放入药物,定期进行检查翻晒工作,到入霉时期,还要加意保管。总之,以不使药物受到气候影响而变质霉烂和虫伤鼠咬,失去疗效为度。库房时时注意清洁,定期扫除积尘。在节约方面,连药末也加以利用,在端午节前将药末配制成一种“香面”,在门市上送人做香包以避暑疫,藉以宣传声誉。每逢端节前,无论大人小孩都纷纷去店要香面。有时一些药末还可卖出做醋的发酵剂。节约药物,成为该堂库房的一套保管制度。
2.药物的加工操作。中药材采购到店后,多数是要经过加工后才能使用,谓之“炮制”,在这方面,同济堂确实是下了一些工夫的。该堂在黄紫卿的指导下,对药物进行加工,烘炕认真、得法;如熟地必须九蒸九晒,入坛必按定量一斤熟地舞--斤绍酒配制,密封装好,成熟后启封;鱼胶、虎骨是同济堂的特别名药,加工时极为细致,用油饼作燃料,需要三至七天,火势要均匀,熬出鱼胶和制成的虎骨,质量才高,疗效才大。八宝眼药的加工也很复杂,其中的一味爐甘石,用炭火煅后,淬于三黄汤(黄连,黄柏、黄芩的汁)内侵透晒千研末,而八宝眼药,是普通药,售价不高,但为人们需用和爱用的常药,同济堂在这点上,不因麻烦和利少而不为。如洁净方面的用洗、漂、煮,服用方面的用千燥或水浸泡,如枳壳、白芍、桔梗等。经过上述炮制,既易于切片,又洁白美观。药物的“炮制”方法不胜枚举,同济堂能按医理药物属性,在配伍和分量上,依照定例称足,按“君臣佐使",主次分明。在黄紫卿的指导下,同济當“遵古炮制”药物,疗效较高,使该堂骤增声誉。
3.职工的福科待遇,同济堂的东家们为了巩固药店,。使该店人员不致外流,对职工们的福利待遇方面,也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使他们能安心在店里工作。该堂薪水较其他药店为高,不受币制改变(由银子、大洋到纸币)的影响,而按当时的生活标准付给工资,年终每人给双薪,三大节中(春节、端节、中秋)给每个职工送礼-一份,从未间断,直到一九四九年止。本店职工都有一个药折,凭折登记取药,年终结算,即使是东家来取药,也要立取药折,凭折子登记发药,年终结帐收款。这对当时其他药店来说是很难办到的。职工上夜班的有夜班钱,职工中有婚、丧、嫁,娶的,两个东家各送四十元大洋的厚礼,以后形成例规。如有意外事故,还酌情给以补助。在生活方面,由店中供给每天一餐饭,半月打一次“牙祭”(每月初二,十六日开一餐有鸡有肉的饭食)。由于职工生活较为安定,都能努力工作。此种情况,为药业同行职工所心羡。黄紫卿之后,继任同济堂的经理多是唐家的人,先是唐省吾,后是唐茂宏,这些管理制度,后继人都一一沿袭下来。解放后,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的健康,重视医药
业的发展,同济堂也和其他中药业同行一样,焕发青春,各方面的工作都在党的领导下突飞猛进,药材质量越来越高,为国家作出很大贡献。
三、同济堂对贵阳中药业的影响
同济堂因其有-套经营管理的办法,在省内外得到好的名声。同行中都先后仿效它的做法,聘请医生坐堂应诊国,包药纸上印上药名各包,如协济药庄,生生药房等。在价格方面,也比较合理,卖假药的现象也渐渐减少。因需药量日增,省外行商贩药材来我省交易,贸易额日有增加。他们还在贵阳普定街(今黔灵西路)成立了许多的药材行号,有川帶、广帮、京帮等。四川的川贝、川芎、川乌,广东的广木香、陈皮、广三七、肉桂,云南的三七、蒙桂,东北的人参,江浙的杭菊、浙贝都源源运入贵州省;而我省的特产药材如石解、栀子、朱砂、雄黄、天麻等也得以输出。省外商人来筑开药店的有公生药房(原址中华南路经售云南名产白药)、安徽的恒和参茸庄(原址中华中路)。各药店药价稳定,打破讨价还价的陋习,四处来购地道药材,精心炮制,搞好经营管理,互相交易,于是贵州省中药业日趋发展。(曾仁昌汪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