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气温今日大降,在瑟瑟寒风中小编的脑中一直有一锅羊蝎子在徘徊。所以今天咱们就聊聊羊蝎子
说道羊蝎子,就不能不提它的创造者。大文豪苏轼
与其父、其弟同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不光文采出众还是吃货们的祖师爷,其发明创造的菜品、吃法传世量并不亚于其诗文。
小编感觉这篇文章应该跪着写。。。。。。
苏轼性格耿直,仕途坎坷。宋神宗时,他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新党贬斥。好不容易熬到宋神宗去世,旧党上台。苏轼却反对彻底废除王安石的新法,仕途再遇障碍。最倒霉的是宋哲宗亲政后,新党再次上台,苏轼被贬斥到惠州,从此再无翻身的机会(貌似吃货都是这么耿直)
当时的惠州也就是今天的珠三角,现今繁华而在宋朝时那就属于穷乡僻壤了。所以那会的屠户每天只杀一只羊,一是多了没有,另外杀两头估计也是卖不出去。(这算饥饿营销了吧)
因为苏轼是被贬斥的罪官,所以不敢与当地权贵争抢好的羊肉。于是苏轼私下嘱咐杀羊的人,给他留下一般没人要的羊脊骨,在这些骨头之间也有一点羊肉。
取回家后,苏轼先将羊脊骨彻底煮透,再用酒浇在骨头上,点盐少许,用火烘烤,等待骨肉微焦,便可食用。苏轼终日在羊脊骨间摘剔碎肉,自称就像吃海鲜虾蟹的感觉和味道。
苏轼大约三、五日吃一次羊脊骨,还在信中调侃苏辙,你生活优渥,多年公款吃喝,饱食好羊肉,把牙齿都陷进去了,也碰不到羊骨头,怎么能明白这种美味呢?在信末,苏轼还幽默了一把说,这种吃法是不错,只是每次自己把骨头上的肉挑剔光了,围绕在身边的几只狗都很不开心(吃货的心总是那么大!)
好,安利完羊蝎子的出处那么咱们就话入正题。
聊聊当今的羊蝎子
现在的羊蝎子吃法大致可以归为两类:
一白汤
一红汤
小编今天要说的是白汤羊蝎子,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
白汤羊蝎子个人认为是最原汁原味的,也更能突出羊蝎子的鲜美,不会有那种“吃调料”的感觉。
白汤羊蝎子,顾名思义烫头是白色的,也可以叫清汤。
烫头用清水熬煮羊腿骨,将羊腿骨熬得发白将其精华熬出来。
然后在熬好的汤底放入葱段、姜片、花椒、大料、草果、白芷、小茴香、香片等调料,想要滋补的还可以放入大枣、党参、天麻、枸杞一类的温补药材。当然不要忘记放盐。。。。。
这样汤已经弄好了,接下来就是用开水煮烫过的羊蝎子。
当然了,器皿也很重要,作为资深吃货的我。还是推荐砂锅!
将羊蝎子放入砂锅中小火慢煮,煮好后连锅带灶一起端上餐桌。
备好鸭血、粉丝、青菜、还有切成菱形块的大饼就可以开吃了。
此时的羊蝎子被煮的即将骨肉分离,鲜香可口,羊髓嫩滑。在一通吸溜,砸吧声中羊蝎子也基本被干掉了。
羊蝎子这么少的肉当然是吃不饱的了,所以该轮到咱们的鸭血、青菜等上场了,在滚烫的汤水里那么一涮,就跟吃火锅一样,可不同的是羊蝎子的汤汁更加浓郁鲜香,毕竟精华全在汤了。
最后再将饼块在汤里一煮,连汤带饼的一起吃下。暖得很啊!
有人会说
“我就吃纯肉蝎子!带着羊内外脊一起,吃肉不是更爽!”
可你没想过吃羊蝎子,究竟吃的是什么。
羊蝎子,吃的汤、骨髓、骨头上带的那一点肉。德国有句谚语叫
“靠近骨头的肉更好吃”
也是这个道理,“清苦”的羊蝎子那一丝肉在吃货的眼里犹胜一条羊腿。(不信你拿你的羊腿跟我换一块羊蝎子,我肯定换)
好了今天的羊蝎子就聊到这里。喜欢的朋友麻烦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