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盘点一些古代的假货
TUhjnbcbe - 2024/5/3 17:30:00

假货这个词,貌似只有近现代才格外流行,打假晚会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其实不然,古代的假货,同样泛滥,甚至登峰造极。曾经看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有人的地方,就有假货”

何为假货?仿造名牌、以次充好、表里不一等等,都可以称之为假货,无论古时还是当今,人们对待假货无一不深痛欲绝。

接下来,笔者就对古代的假货做一些简单的盘点:

1.羊脂蜡烛

在没有电灯的时代,蜡烛是人们夜晚照明常用的生活必需品,市场需求庞大,关于蜡烛的假货因此也层出不穷,泛滥于市。

据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他曾在赶考的时候,买了一支蜡烛以备夜间复习所用,但是回到旅店,这支蜡烛却怎么也点不着了,仔细盘弄后,纪晓岚哭笑不得,这只蜡烛竟然是用泥土做的,只不过外圈抹了一层羊脂,以假乱真。

蜡烛

2.稀世泥墨

同样是纪晓岚,于京城集市淘古玩,相中一墨,乍一看竟是明代歙派制墨大家罗小华之墨,

时人称其“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

因为罗小华并无墨谱传世,所以其墨均为绝世极品,不可多得,纪晓岚看此墨“漆匣黯敝,真旧物也”,便欣喜买之,共16块。

回到府中,也是时常把玩,爱不释手,一日心痒难耐,取来想试用一番,谁知一用便露了馅,这16块居然全是泥抟的,染以黑色,带以白霜,不可不谓之造假高明。

墨块

3.画作造假

乾隆皇帝视若珍宝的《富春山居图》,同样也是假的;

乾隆第一次得到的《富春山居图》,为“子明卷”,乃是明末文人临摹而出,当时乾隆帝并未发觉,还时常拿出来观赏题赞,但是后来《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横空出世,被认为是真品。

乾隆得知后,高价买入,但碍于帝王身份,他不承认“无用师卷”是真品,相反,他宣布“子明卷”才是真品,“无用师卷”乃是赝品。

当然,后世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正名了,编入《石渠宝笈》。不过也有人评价道,乾隆乃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一面说“无用师卷”是赝品,一面还高价买入。

这只是拿出来说的个例,文物作假,古今不绝,就连皇帝,也难以幸免,甚至有些假货,因造假年代久远,反而自身也成了一件文物。

部分富春山居图

4.兑水假酒

古代的假酒与现代的假酒不是同一个概念,古代没有工业酒精,所以那时候造假的程序很简单,就是兑水。

商贾为了提高利润,原本的一碗酒兑水之后,可以稀释成2-4碗,但是古代酒水的酒精浓度本就不高,兑水之后更是寡淡无味。

《太平广记》中就讲了一个隋朝的笑话,说是众人去一酒肆喝酒,喝着喝着,一个人说道:“酒腾腾失酉”,旁人不解,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答:“只有水(氵)在。”

酿酒

5.毒丹假药

假药这个东西,历史久远。

萝卜当人参

猪皮充燕窝

土豆装天麻

猪胆当熊胆

类似案例数不胜数,古时医疗知识不够普及,上当受骗者可谓众多。

唐代文豪柳宗元就曾是假药的受害者,有次柳宗元生病,大夫开个个药方,需要服用“茯苓”,不甚懂药材的柳宗元竟然自己去集市中买,结果吃了几天,病情都不见好转,反而愈演愈烈,柳宗元再请大夫来医治,大夫一脸懵,结果拿起柳宗元用过的所谓的“药渣”一看,这哪里是“茯苓”,分明是晒干了的“老芋头”,柳宗元这才知道自己是买了假药,深受其害,于是写了一篇《辩茯神》,来提醒大家以后买茯苓时不要受骗。

柳宗元算是幸运的,那种假药倒还吃不死人,像是一些所谓的“灵丹妙药”,真真是夺人性命,历史上吃丹药治绝症求长生的人比比皆是,例如嬴始皇,唐太宗,嘉靖帝,雍正爷等等,都死在了丹药下。

这种药传的神乎其神,其实无异于毒药,联系现代社会的那些假药假疫苗,还颇有些相似。

药柜

6.假钱乱国

自从北宋“交子”的出现,打开了中国纸币造假的历史开端。

由于古代纸币防伪技术比较落后,哪怕是对于纸币造假有些近乎惨绝人寰的律法约束,市场上还是涌现出大量的假钱,有时候假钱的数量甚至比真钱还多。

南宋时期,四川用以制作纸币的原材料“楮树皮”纸张供应不足,朝廷启用了江南地区的纸张进行印刷,但是江南纸并不具备像“楮树皮”纸张这样的防伪功能,于是民间开始流传出了大量的交子、关子、会子等假币,比官府发行的真币还要多,直接导致了南宋的经济崩溃,最终走向灭亡。

不止南宋,金、元、明朝也同样饱受官方发行的纸币被造假的恶劣影响,导致经济陷入混乱,清代发行的纸币因为用的是高丽纸以及白色台笺纸为原料,防伪度较高,加上靛蓝色印刷,图案精美复杂,民间难以仿造,情况才稍稍好了一些,但面额超值过快,最终也被停用。

交子

7.茶叶造假

中国乃是茶文化的发源国,茶,在古代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到帝王下到百姓,皆对茶叶有旺盛需求。

如此大的商机,茶无造假,貌似情理不通了。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部茶道著作《茶经》中就提到过一种茶叶造假手法: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大致意思就是,用槐树、柳树的嫩枝来冒充茶叶,虽然造假手法拙劣了些,但是在唐代,还是行之有效的。

宋代以后,茶文化兴盛,出来不少名牌茶叶,例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之前的那一套造假方式行不通了,黑心商人便用普通茶叶顶着名牌茶叶的称号售卖,牟取暴利。

晚明时期,黄龙德所著《茶说》有载:

其余杭浙等产,皆冒虎丘、天池之名,宣、池等产,尽假松萝之号。此乱真之品,不足珍赏者也。

无利不起早,就算连皇帝喝的茶,都有中过招的时候。

茶叶

8.黑心食品

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现代独有,南宋浙江乐清县令袁采所著《世范》有载:

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巧其言词,止于求售,误人食用,有不恤也。

大致意思是:小鸡喂沙子,给鹅、羊吹气儿,给盐掺灰,给肉注水等等,不得不说,先人机智,在下佩服,现在市场上还普遍存在注水肉现象。

记得有句俗话,叫“市不买鹿肉”,因为古代的鹿肉,大多是用死马肉做的,味道不好不说,食用后还有害健康。

还有一句“以少许擦手心,闻手背香者真”,是宋朝时期用以辨别香油真假的方法,可见当时食品、日用品领域同样假货泛滥。

需要这么急吗?(公益图片)

以上所述,不过是冰山一角,造假行业古而有之,每个朝代对于造假行为的量刑都相当严重,但仍然止不住大量的假货涌向市面,可见一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多么深入人心。

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和周密的律法体系,加上完善的监管系统,依然止不住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诞生,每年的晚会都会有令人触目惊心的时刻,笔者思考再三,遏制造假行业的关键何在?

诚信

笔者默默地背了一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继续深入贯彻精神文明建设才是遏制造假唯一的解决办法的,只有从思想层面改变人们的认知,让他们明白假货害人害己,才能弃暗投明吧,又或许,只有亲身经历过因假货而带来悲痛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滋味。

1
查看完整版本: 盘点一些古代的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