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钛白粉总产能将超过200万吨
11月15日讯
2010年,对中国钛白行业而言是个很重要的年份,到今年年底我国的钛白粉总产能将超过2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钛白生产国。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粉分中心主任毕胜如是说。从刚刚结束2010年全国钛白粉行业年会和钛白企业家联谊会上了解到,2010年,国内经济稳定向好,钛白行业从年初起市场需求一路走好,企业开工率保持高位,预计全年产量可达到120万~140万吨。当前无论是锐钛型还是产品还是金红石型产品市场产销,都保持了旺盛势头,预计今年底明年初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准,行业发展前景看好。 产能结构明显优化 近年来,依靠市场机制,全国钛白粉行业的布局和产能结构明显优化,依托于资源、市场和原有生产基础,全国已形成四川、云南、广西、山东和江苏多个板块基地。攀钢集团除本部钛白生产基地外,还先后控股或参股重庆渝钛白、辽宁锦州钛业、攀枝花东方钛业和江苏太白集团,形成了庞大的钛白粉生产集团。中国化工集团、江苏金浦集团、中盐湖南株洲化工厂、安徽马鞍山钛白(集团)以及山东道恩钛业等都进行了整合重组。 2009年,我国钛白粉实际产量前10名生产商的产量之和共538456吨,占当年全国总量的51.4%;前30名的产量之和为932879吨,占全国总量的89.1%。目前,我国钛白行业中,具有15万吨/年及以上生产能力的生产商有攀钢钛业(含控股和参股企业)、山东东佳、四川龙蟒、河南佰利联4家,具有8万~10万吨/年产能的有山东道恩钛业、马鞍山金星钛白等7家,产能集中度有了明显优化,但与国际同行业相比仍很松散。 生产技术水平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钛白粉产业规模的扩大,整体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已达到国际上上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先进的、关键的生产装备技术均已被采用,并陆续实现国产化:风扫磨用于钛精矿粉碎,圆盘过滤机用于硫酸亚铁分离,隔膜压滤机用于水洗工序,超大型(130m3及以上)酸解锅和水解锅的应用,巨型煅烧转窑(3.2~3.4m55~58m)、喷雾、闪蒸连同带式干燥机等都已得到普及应用。 在工艺技术方面,自生晶种常(微)压水解、外加晶种常(微)压水解、致密型表面处理、锆和有机硅等新型处理剂的应用,连续酸解技术以及DCS自动控制技术等都已在业内得到成功推广。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钛白粉产业的科技进步,生产效率提高。 产品品质普遍提升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装备技术和工艺技术以及自控手段,全行业的产品品质普遍提升,业内大中型企业的锐钛型和金红石型产品的质量现已达到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一流水准,个别品种能达到现今国际中上水准,攀钢钛业的锐钛型PTA-120、金红石型R-298和宁波新福的金红石型NR-606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品种方面,各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加强新品开发力度,适应不同领域的多种产品逐渐涌现,靠单一牌号产品打天下的现象逐渐消失。 清洁生产理念增强 近年来,钛白企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在清洁生产方面做文章,全行业的生产环境和企业面貌大有改观。 对于煅烧尾气,普遍采用水喷淋、电除尘方式进行净化,效果良好。酸解尾气瞬间量大、处理难度高,但武汉方圆等企业潜心研究,获得技术突破,已申请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并得到授权。 废酸和酸性废水的处理是钛白企业最大的负担。有的企业对浓废酸除少量直接配酸等回用以外,进行浓缩后再利用,但成本高于新鲜硫酸。废水只能中和处理,且绝大多数企业中和后的产物是作为废料堆放的。目前,山东道恩钛业、广东云浮惠沄钛白为此开发的综合产品链已成功运行,为钛白粉产业的绿色环保之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另外,钛白企业在节能、节水、降低单耗、增加运营效益等方面均取得相对于以往的明显进步。 生产能力急剧上升 我国钛白粉行业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国内钛白粉行业初步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特别是近两三年来,业内一些重点扩产项目、业外加盟钛白产业项目大部份已相继或即将完工投产,其产能将在近年及随后的时间内逐渐释放,导致全行业的总产能急剧增加。据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至2009年底,全国钛白粉总产能已达到150万吨,2010年一举突破200万吨,并将在2015年时突破300万吨。由于这些新增产能中的很大一部份是在原有中低水平基础上的扩张,未来市场新的压力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