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核心阅读
建成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率先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研究,守护物种基因库——近年来,云南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纯种绿孔雀人工种群成功繁育孵化子一代,滇金丝猴人工种群成功繁殖出子三代……近年来,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成绩背后,是云南科研人员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持续努力:建成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的野生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全国率先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研究;组织推进“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计划”,完成我国近2/3本土植物的评估与野外考察。
摸清家底,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云南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摸清家底,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第一步。
翻山越岭、风吹日晒、蚊虫叮咬,这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立松的工作常态。40年来,他的足迹几乎遍布西南横断山区,采集了近6万号标本,拍摄了超3万张图片,只为寻找一种鲜为人知的物种——地衣。每年花半年以上时间去野外采集标本,多年持续跟踪,王立松共发现地衣新种36个,完成DNA分子材料多份,摸清了近种地衣的来龙去脉,为构建我国最大的地衣生物资源数据库打下基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介绍,早在上世纪30年代,科学家就开始对云南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一代代像王立松这样的分类学家踏遍山山水水,一步步摸清云南生物多样性的家底,为云南以及国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研究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联合国内外科研团队,发现并命名新种长臂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据《云南新物种新记录种名录(—)》统计,年至年,云南省累计发现新种种,其中新物种种,新记录种种。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国内科研机构,发布了地方生物多样性的家底编目《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版)》《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版)》等,为云南省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
守护物种基因库,抢救性保护濒危物种
摸清家底,是为了更好守护。
今年8月28日,一头出生仅6天的幼象脐部受伤被母象遗弃,随后人们将其带回西双版纳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年成立的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迄今已成功救助24头野生亚洲象,成功辅助大象繁育出9头小象,成活率%。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亚洲象、滇金丝猴、西黑冠长臂猿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呈现稳定增长趋势。经过基因组鉴定的纯种绿孔雀人工种群初步形成,并成功繁育孵化子一代;滇金丝猴人工种群成功繁殖出子三代。
年,中国首个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成。经过10余年建设,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的野生种质资源库。截至年12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保存植物种子种份,占我国种子植物物种数的36%。
云南在全国率先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研究,调查获得了80个植物物种种群现状的基础数据。年,“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类园”在昆明植物园内开始建设,目前已构建了44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迁地保护种群,在昆明植物园早期进行迁地保护的华盖木、显脉木兰、滇桐等种类已开花结实,标志着迁地保护取得初步成功。
作为中国植物园联盟的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推进的“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计划”在全国范围实施,完成了我国近2/3本土植物的评估与野外考察,对种受威胁植物采取了保护措施。
科学开发,推动生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对科属种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发表新天然产物超万个。天麻素、宫血宁、草乌甲素等一大批从植物中提取成分的药品已成功上市,实验室已逐步建设成为引领国际植物化学领域的研究中心之一。
云南特有鱼类多,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君兴团队迁地保育云南土著鱼类活体种,突破人工繁殖技术48种,初步实现产业化的有3种。培育的滇池金线鲃水产新品种“鲃优1号”,成为我国第一个基于国家级保护鱼类创制的新品种。
不只是物种,从基因到生态系统,云南科研人员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发了多类群的DNA条形码技术,牵头组织我国生命条形码计划,使我国成为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的4个中心节点之一。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牵头建设的中国西南—中南半岛东经度森林样带,已初具规模。这是沿水热环境梯度分布的连续完整的森林样带,通过观测可以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究竟有哪些影响。
科研人员表示:“研究生物多样性,不仅关系当下,更能借以了解未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