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月15日电题:贵州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记者周娴
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任务重。
“走不完的大山,看不完的辛酸。”贵州曾被贴上“贫穷落后”的标签。
近年来,贵州省通过大胆实践,取得可喜成就,成为中国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
贵州省全面完成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从根本上改变了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贫困群众的命运;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5%,为彻底撕掉贫困标签、夺取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贵州样本”,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
1月15日上午,在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在*府工作报告中说,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
贵州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
贵州一直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曾流传:“几分地的小坪子,荞麦洋芋填肚子。想吃包谷饭,等到婆娘坐月子。想吃大米饭,等到下辈子”。
当地农户舒学良说,“可现在就不一样啦,我们现在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方县是一个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山区农业大县,当年贫困的农民为了吃上荞麦糊糊,不得不把刀斧举向森林,把锄头刨向山坡、开荒开到山顶,种地种到坡埂。
做好环境治理的根本途径是退耕还林,恢复林草植被。这就要在种经果林和种中药材上做文章,把石漠化治理同农民增产增收有机结合起来。
贵州是中国天麻的主要产区之一,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较高,向来以品质好、药效高而享誉国内外。
当地农户舒学良,今年60岁,家里有6口人,是因学、因病致贫户,年开始在天麻基地做工,每年增加收入2万多元(人民币,下同)。
“每月在村里天麻种植基地务工20来天,收入多块钱。”安乐乡安乐村村民陈世秀说,“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也有了活干,外出打工的都纷纷回来了,既能在家门口务工找钱,又能照看孩子和老人。”
截至目前,大方县共种植天麻、半夏等中药材40多个品种,遍及20多个乡镇,涌现了羊场镇桶井村、文阁乡顺丰村等一批依靠种植中药材致富的典型。
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不仅关系贵州贫困农民脱贫,而且关系万农民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小康路。
贵州正在兴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依托当地资源,提倡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
据了解,年上半年,贵州省委省*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担任联席会议的召集人,由12位副省级领导分别领衔推进茶叶、食用菌等12个特色产业,明确到年产业发展任务书、时间表、线路图、责任人。同时,贵州省级财*加大对12个特色产业的投入,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产销对接,走“菜单式”扶贫新路;黔货出山,发展成为对口帮扶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走出国门,“扶贫菜”端上东南亚餐桌……
通过一年多来的努力,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在1月6日召开的贵州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上指出,预计年农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左右,突破1万元大关。初步统计,农村产业革命共带动.8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脱贫有多难,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有多拼。
石头缝里求生存,村民们世代辛劳,世代贫苦。
“梭筛村民怎么也没有想到,过去只能种玉米还让人吃不饱饭的‘石头地’,经过20多年石漠化治理和产业帮扶,长满了桃树,每年平均为每家带来8万多元(人民币,下同)的收入。”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县长赵开运说。
普定县的梭筛村曾被专家判定为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里的石漠化率高达95%。
然而,梭筛人没有低头,他们誓言要在“岩山上种树”、要让“石头里开花”。一年又一年凿石造地,逐渐将石旮旯变成了“桃花源”。他们在丛莽中披棘斩荆,把凿下的岩石垒成树盘,把岩石的根刨成树坑,从山下、从河边,一背背、一担担、一肩肩、一步步往山上运土填土。
20年来,梭筛人撬石凿岩20万吨,客土40万方,从几棵桃树发展到多亩桃园,一个岩窝一棵树,现有20余万棵桃树,年产多万斤桃子,人均年收入1.5万余元,领先于普定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实现了从贫困村向小康村的转变。
贵州,这个中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正做出自己的努力。
曾经,贵州顶着脱贫的巨大问号;如今,贵州人把这个问号变成了巨大的惊叹号。
谌贻琴在*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脱贫攻坚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夺取全胜在此一举。必须尽锐出战、务求精准,来一场脱贫攻坚“大会战”,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总攻,坚决啃下最后“硬骨头”,坚决攻克最后堡垒,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