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无远近,千里亦为邻。
东西协作将山东省与重庆市紧紧相连,跨越里山河,携手开启共筑小康路、共画同心圆的新时代奋进篇章。
鲁渝协作启动以来,山东省委、省*府急重庆所需、尽山东所能,精准对接重庆贫困区县需求,建立健全资金、人才、技术、产业、民生等组团式、立体化帮扶机制,协作硕果累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近年来,鲁渝两地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持“科学协作、和谐协作、务实协作、高效协作”理念,唱响产业兴旺“交响曲”,坚持规划引领、注重精准施策,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产业协作,扎实推进“东产西移”,激发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携手打造鲁渝协作“升级版”。
以“组团式”帮扶为统领
绘制“东产西移”新路线图
鲁渝协作一家亲,东西协作情谊深。今年是鲁渝协作的第十个年头,风雨过后,终见彩虹——两地协作已硕果盈枝,农民鼓起了腰包,村庄换了新颜,产业发展势头正猛,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书写在重庆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上。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发展理念要求“东产西移”走出“新路径”。随着今年鲁渝深度牵手发展,新路线图逐渐清晰起来。
今年4月21日至23日,山东省**代表团来渝考察,两省市举行山东·重庆东西部协作第十六次联席会议,并签署《山东省人民*府·重庆市人民*府“十四五”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根据签署的框架协议,双方将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产业、劳务、文旅、科教卫生、消费、人才和乡村振兴等领域合作,合力打造鲁渝协作品牌,开创鲁渝协作新模式,走出一条东西部协作新路子。
在蓝图的指引下,双方精心编制“十四五”鲁渝协作规划,划定了未来5年鲁渝协作路线图——重庆市相关部门与山东对口部门签署行业部门协作框架协议,形成“1+N”框架协议体系;对照年度7个方面28项要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倒排时间工期,定期通报调度,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山东已按计划拨付财*援助资金,并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捐物余万元,计划实施的个帮扶项目已启动个,开工率达91.4%。
产业协作,扶智先行。一批又一批操着山东口音的帮扶干部、农业专家为产业发展“问诊把脉”“辨证施治”,他们不远千里进村传道授业,带来了山东省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病虫害防治、动物疫情防控等经验和技术,让广袤的山区相继种出了“*金”。
烟台市组织烟台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在巫山创建了烟台(巫山)博士工作站,先后选派39人次农业技术专家到巫山现场指导,专家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现代农业理念,还从东部引进了果树、蔬菜、甘薯等先进品种37个,带来基质穴盘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绿色栽培防控病虫害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现代农业技术,为巫山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济宁市汶上县是汶上芦花鸡的原产地。得益于鲁渝协作,汶上芦花鸡养殖技术已经“飞”入重庆万州区,总产值已突破1亿元,成为脱贫致富的“金凤凰”。目前,万州区正推动拓展深加工,拓宽融资、营销渠道,做大做强芦花鸡全产业链。同时,济宁市依托“孔孟之乡”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优质的*德教育资源,为万州区培训**干部和高端人才人次以上,让帮扶干部、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吃下了脱贫奔小康的“定心丸”。
脱贫攻坚奔小康,教育先行。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同时,山东大力扶持重庆贫困地区教育。据统计,山东累计拨付省级教育援助资金超过万元,聚焦18个深度贫困乡镇,用于重庆贫困乡镇教师培训、教科研发展,援建重庆贫困地区幼儿园、小学。重点选派深度贫困乡镇、定点攻坚村的校长、老师到山东交流,跟班学习、提升能力。
鲁渝协作,既要“拔穷根”,也要“除病根”。山东46家省、医院与重庆14医院,14医院与54个乡镇卫生院结成协作对子,帮助建设重点专(学)科36个,实现了硬件建设+软件提升+人才服务全覆盖。来自烟台的医疗专家团队帮助巫山县建立第一个全市胸痛急救中心,医院首例AI人工智能全髋关节置换术、巫山首例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等,深得巫山人民认可。
唱戏要搭台,产业协作这一出重头戏更需要援助资金这一“点睛之笔”。
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是基础。烟台市先后投入余万元帮扶资金,将原巫山工业园区老旧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污水处理设施提档升级,还支持建设了建筑面积平方米的山东烟台·巫山“双创”中心,已进驻创业型企业电商10余家,为巫山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搭建了综合服务平台。
援助资金,不是一投了之,而是要以“输血”实现“造血功能”。今年,济宁市投入东西部协作财*援助资金万元,撬动万州区稻渔综合种养与稻田改造、渔业发展、餐饮服务、特色民宿等业态联动、融合发展,全力提升产业价值。同时,追加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万元用于厂区综合提升、蛋鸡车间和深加工车间建设,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因地制宜创新“自选动作”
打造特色农业发展新模式
鲁渝协作,牵手而行,山东各地讲*治、讲大局,用真情、聚合力,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山东省协作重庆干部领队董瑞忠介绍,今年以来,山东6个地市**主要负责同志赴重庆协作区县开展调研对接,重庆3个区县**负责同志赴山东对口协作市开展调研对接。同时,山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动性、积极性,两地县县结对14个、镇镇结对96个、村村结对82个、校校结对个、医院结对79个、村企结对95个、社会组织结对17个,形成*府引导、社会支持、企业参与的协作帮扶大格局。
“太阳出来罗儿,喜洋洋欧啷罗,挑起扁担啷啷扯啷扯……”入秋以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越过山头洒向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时,一片片带着露珠的*精苗更显勃勃生机,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图景赫然入目。
近年来,在山东帮扶专家、帮扶干部的努力下,华溪村唱响了产业发展、壮大、增收致富“三部曲”,全村*精种植面积从亩增长到亩,还带动其他村组种植*精余亩,华溪村大山脚下的“产业协作*精木瓜种植示范基地”生机勃勃,全乡*精产业蓬勃发展。
在发展中药产业的同时,淄博将郝峪模式输出到华溪村——注资万元与华溪村联合成立乡径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农家乐经营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帮助策划打造游览线路和文旅景点,年均接待游客达到10万人次。
郝峪模式同时在丰都县双路镇莲花洞村落地开花结果。借助打造重庆九重天研学康养基地,不仅实现当地人就业,带动莲花洞村户贫困户及户农户增收致富,而且将流转的2万亩土地发展中药种植、加工,产业更加兴旺,重要的是村集体、村民以资源、资产入股共谋发展,真正助力产业持续兴旺。
“乡村旅游+产业”协作模式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例,近年来山东鲁渝协作注重结合重庆实际、发挥山东优势,因地制宜、因需施策,“自选动作”有特色、有亮点,已经从当初的一枝独秀,发展成如今的百花齐放的格局。
深化产业协作发展,绿色、生态是重头戏。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要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在“鱼米之乡”酉阳,东营将*河口大闸蟹引入稻田,摸索出一种稻蟹共生种养的绿色产业协作模式,不仅仅实现“用水不费水、用地不占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将“高山生态大闸蟹”越叫越响亮,成为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秀山是马铃薯种植的适宜区,具有传统的种植习惯。为深化产业协作,德州主动作为,深入秀山调研,签订了《科技助推马铃薯产业协作协议》,将“希森6号”马铃薯这一新品种、新技术植入秀山。“希森6号”作为一种绿色高产的马铃薯新品种,使秀山县一举实现了“老产业、新技术、大效益”,切实帮助贫困人员增加收入。秀山通过创新“希森6号”马铃薯产业合作带贫机制,实现亩均增收.53元,人均增收.07元,“希森6号”马铃薯成为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金疙瘩”。
产业协同发展,合作模式也要不断推陈出新,新套路、新打法成为产业兴旺的又一“砝码”。
济宁市助力万州区全面布局打造渔业产业集群。依托“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引入40万尾微山湖“四鼻孔鲤鱼”到万州试养,促成济宁市微山县龙头水产品加工企业与万州区“江来好”食品有限公司深入合作,推广微山湖渔业区先进种养经验和优势品种,提升“万州烤鱼”产品质量和市场空间,共同打造产业联盟。同时,将万州区“脆豌鱼”引入济宁繁养推广,打造双向促进的产业合作升级版新模式。
泰安市则与巫溪县成立产业合作招商联盟,助推企业打破地域局限,引导有实力、有信誉的山东企业落户巫溪县,引导有实力的重庆企业落户泰安市,构建了两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产业合作新机制。此外,巫溪县每年在泰安市举办一次产业合作项目招商推介会,借助泰安市登山节、矿机展、肥桃节等活动大力开展产业合作。
做足补链强链延链文章
现代农业产业“链”出新希望
产业协作升级,怎样做好全产业链这一大文章?山东始终聚焦产业兴旺,立足重庆当地资源禀赋,围绕特色农产品、中药材、非遗文化等优势产品强链、补链、延链,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铸*赋能。
“日照市海通丝绸进入黔江,包收购蚕茧,给我们养蚕户吃下了稳定增收‘定心丸’!”在黔江区金溪镇,漫山遍野的桑林绿意盎然。在金溪镇望岭村7组现代蚕业协作车间里,44岁的蚕桑大户王少友正在忙碌着。
王少友口中的“海通丝绸”,是去年黔江区新引进的海通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借助山东省日照市海通集团品牌、技术、管理、资金等优势,加快茧、丝、绸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优质桑蚕茧、高品位生丝生产出口基地。通过发展栽桑、养蚕、烘干、缫丝加工,形成种植、收获、加工各生产环节配套的产、加、销一条龙和农工商齐发展的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鲜天麻上市了!”几天前,重庆硒旺华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守宝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在淄博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已经掌握了高海拔条件下天麻蜜环菌和萌发菌生产技术,带动洗新、南宾、马武、*水、中益等多个乡镇余户开展天麻种植。李守宝的鲜天麻不仅仅是一道药食同源的滋补佳品,也可以进行入药、泡酒、打粉等深度加工,实现价值翻番。
天麻产业仅仅是石柱县发展康养经济的一个缩影。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淄博和石柱围绕“全域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和“风情土家、康养石柱”价值定位,聚焦辣椒、莼菜、蜂蜜等特色康养产业,实施莼菜新产品研发、蜂蜜储藏、辣椒粉深加工、山楂和高山食用菌种植等5个项目,扩大康养经济产业链和生产规模,增强本土产业“造血”功能。同时,实施东果西种,针对山东*桃、苹果、山楂等建设示范种植基地,积极探索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系统,探索建立以山楂为主,融当地脆红李等果品为一体的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和销售链条,着力延长产业链、拓宽增收链。
升级产业提档升级,创新驱动发展,致富才更有底气——
聊城市与彭水县,通过引进山东企业投资入股的创新方式,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共建鲁渝茶叶产业园。通过引种、引资、引技术扩大产业园规模,发展白茶0亩;通过“帮产、帮销、帮推广”逐渐形成“苗旺养心茶”品牌,亿级产业正逐渐形成;通过土地流转、劳务收入、固定分红,促进老百姓增收、集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烟台市与巫山县,以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为思路,依托巫山县工业园区,相继挂牌成立山东烟台(巫山)产业园、山东烟台·巫山“双创”中心,栽下梧桐树,筑牢暖心巢,引来金凤凰,为巫山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自烟台的山东三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落户园区,投资2亿元在巫山建设粉丝粉条生产加工项目,目前已吸纳余人就业,年产值余万元,成为巫山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今年8月份,烟台光明彩印包装有限公司与烟台(巫山)产业园签订环保包装制品项目投资协议,年内拟投资近万元建设先进的环保包装制品生产线,产业链集聚度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先后组织引导30余家烟台企业来巫山考察对接,烟台本地6家企业纷纷在巫山注册企业,落地巫山,为巫山乡村振兴注入烟台元素,贡献烟台力量。
消费协作提档升级
打造农业产业协作新引擎
消费协作是产业协作的“下半篇文章”,是打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山东积极引导当地农特产品、畜产品、旅游产品、劳务服务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让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服务变劳务,开出一朵又一朵致富花,合力奏响一曲消费协作“进行曲”。
“大家好好干,让我们的食用菌多出现在山东临沂的秦巴韵生活馆,让山东的朋友多尝尝城口味道!”重庆市城口县松坤菌草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何立坤经常这样为种植户打气。他说,城口食用菌已经走进临沂市的“秦巴韵生活馆”,且颇受好评。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重庆农特产品和城口土特产一样,走进山东的千家万户,在齐鲁大地刮起一股采购风。城口蜂蜜、香菇、老腊肉走进了临沂;秀山土鸡“飞”到了德州;石柱茶叶“香”遍了淄博;万州烤鱼、鱼泉榨菜火遍济宁……每年上亿元的采购金额,成为农业产业协作升级版的“活水之源”。
消费协作要想持续发力,必须筑牢发展根基。在前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山东充分利用鲁渝协作专项资金,支持贫困区县农产品集配中心、冷链物流项目、电商配送站点建设及电商人才培训,着力培育骨干企业,完善流通设施,补齐流通短板。累计支持14个贫困区县建设农产品集配中心、冷链物流建设项目86个,孵化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人。
消费协作,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近年来,鲁渝消费协作从升级产销对接、电商帮扶、展会推介、产业融合、开放合作、鲁货进渝、人才交流、示范引领等多点着力,开通“消费协作山东馆”,上线“巴味渝珍·香落齐鲁”电商平台,让重庆14个贫困区县的农特产品走进山东市场,实现全覆盖;建成“鲁渝协作产销对接平台”,通过“十万吨渝货进山东”等行动实现8.5亿元销售额……一个立体消费协作网络正在加速形成。
同时,各区县也开启探索模式,碰撞出别样火花。济南与武隆联动开展新媒体营销12次,与银行合作带货直播5场,充分释放电子商务对“渝货进山东”的赋能效应,全面提升鲁渝消费协作数字化、网络化水平。
鲁渝一家心连心,山东企业显担当。济南堤口集团果品批发市场畅通鲁渝消费协作主渠道,构建“渝货进山东”产业链。山东银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让商场小柜台搭起消费帮扶大舞台。山东金乡县凯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设立鲁渝消费协作免费交易专区,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对接关系。
“渝货进山东”的同时,众多山东人也纷纷来到重庆,观赏山水美景,体验红色文化。今年6月29日上午,由北部湾航空执飞的GX航班由济宁起飞,前往重庆万州,标志着“济宁—万州”航线顺利首航。如今,随着这一条空中走廊打通,“来济宁,品读三孔,三省吾身;到万州,畅游三峡,三生有幸”文旅品牌已经叫响。
从年开始,鲁渝协作积极创新文旅协作模式,开通鲁渝旅游协作航线,打通贫困区县空中走廊,开通2列旅游协作专列,冠名“酉阳桃花源”号和“黔江濯水”号。这些航线、专列的开通,进一步拓展了旅游消费协作空间。此外,还组织推出重庆自驾游活动,开展“十万山东人游重庆”活动,吸引余家旅游企业、户外俱乐部等参加。
随着文旅产业的发展,家园变花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穷区变景区、农民变商人……曾经的穷旮旯变成如今的幸福窝,走出了一条文旅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步入新时代,鲁渝文旅协作驶上快车道,虽相隔千里,巨变近在眼前,小康之路越走越宽。(来源大众日报张毅谭涛)
编辑:李岩
审核:王晶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