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切头痛必用川芎 [复制链接]

1#

导读:所谓“一切头痛必用川芎”,表明川芎在头痛治疗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治疗头痛的方剂中,川芎如何应用,有什么规律?通过数据分析,用数据告诉您。考虑到头风作为一类重要的头痛,也一并列出,供大家参考。

1、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分析

(1)《中药成方制剂》数据库分析

在《中药成方制剂》数据库中,提取出个治疗头痛的方剂,涉及药物种,通过“频次统计”,川芎位列第一,见表1。

2、《中药方剂大辞典》数据库分析

在《中药方剂大辞典》数据库中,提取出个治疗头痛的方剂,用药频次除了调和诸药的甘草外,川芎排名第1,见表2,含川芎的方剂条,其核心药物组合见图2;

治疗头风方剂个,川芎排名第1,常用药物排序见表3;以川芎为核心的药物组合见图3。

3、中医理论阐发

川芎经过适当的配伍,可以应用于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由于中医对头痛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因此按头痛方剂的主治特点,进行归纳。

按六经划分,以川芎为主,组成的方剂,包括:一字散(《医方类聚》):天南星、全蝎、川芎、白芷、荆芥穗,治疗太阳头痛;石膏散(《卫生宝鉴》):川芎、石膏、白芷,治疗阳明风热头痛;千秋散(《普济方》):川芎、天南星、草乌头,治疗少阴病,头痛不可忍。

川芎用于厥头痛的组方,加味二陈汤(《罗氏会约医镜》):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川芎、蔓荆子、北细辛,治疗痰厥头痛。轻金散(《鸡峰普济方》):甘菊花、川芎、白芷、旋覆花、川乌、藿香、天南星,治疗太阳厥逆,偏正头痛。芎辛汤(《张氏医通》):川芎、细辛、甘草、生姜,治疗热厥头痛。芎附饮(《丹溪心法》):川芎、香附,治疗气厥头痛。

由于妇人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妇人头痛亦可以作为一类,川芎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川芎散(《鸡峰普济方》):川芎、羌活、防风、细辛、旋覆花、藁本、蔓荆子、石膏、甘草,治疗妇人头眩痛,久不愈;彻清膏(《徐氏胎产方》):川芎、蔓荆子、细辛、生甘草、炙甘草、薄荷、藁本、当归,治疗妇人头痛;秦艽丸(《明医指掌》):川芎、当归、秦艽、荆芥,治疗产后气血大虚,风邪入于头脑作痛者。

按疼痛部位,川芎用于偏正头痛的治疗,川附散(《普济方》):川芎、白附子、牛蒡子、荆芥,治疗偏正头痛。川芎神功散(《*帝素问宣明论方》)亦治疗偏正头痛

六淫导致头痛,以川芎为主组成的方剂,皆可治疗。奇效芎术汤(《医钞类编》):川芎、附子、白术、桂心、甘草,治疗寒湿头痛。石膏散(《症因脉治》):石膏、川芎、白芷、葛根,治疗外感头痛。羌活汤(《内经拾遗》):羌活、苍术、川芎、白茯苓、防风、枳壳、桔梗、甘草,治疗遇风头痛。芎术散(《圣济总录》):川芎、白术、天麻、防风、荆芥穗、细辛、甘草,治疗头面多汗,恶风头痛。在火热导致的头痛,配伍寒凉之品后,川芎也可应用。风热散(《仙拈集》):川芎、白芷、石膏、荆芥穗,治疗因风热而头痛者。龙脑芎辛丸(《圣济总录》):川芎、细辛、甘草、龙脑、天南星、秦艽、丹砂,治疗风热头痛。茶调散(《医学集成》):川芎、白芷、荆芥、*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治疗内热头痛。石膏散(《证治汇补》):川芎、石膏、*芩、白芷,治疗痰火头痛。泻青丸(《症因脉治》):当归、龙胆草、川芎、山栀子、羌活、防风、*芩,治疗肝火头痛。

川芎用于虚性头痛的组方。白归汤(《冯氏锦囊》):川芎、当归、白芍,治疗血虚头痛。生熟地*汤(《证治汇补》):生地*、熟地*、天麻、川芎、茯苓、当归、黑豆、石斛、玄参、地骨皮,治疗肝虚头痛。半钱散(《普济方》):大川芎、大附子,治疗气虚头痛。顺气和中汤(《卫生宝鉴》):*芪、人参、白术、甘草、陈皮、当归、白芍、升麻、柴胡、细辛、蔓荆子、川芎,治疗气虚头痛。加味左归饮(《医学从众录》):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枸杞子、肉苁蓉、细辛、炙甘草、川芎,治疗肾虚头痛。

此外,对于病程日久或头痛剧烈者,川芎亦常用。细辛丸(《鸡峰普济方》):乌头、藁本、川芎、细辛、甘草,治疗头痛久不愈。四生丸(《世医得效方》):大川乌、川白芷、川细辛、大川芎,治疗头痛如破。

川芎在头痛的治疗中,之所以应用如此广泛,是由其功效特点决定的。川芎辛温,归肝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就其自身功效而言,可以应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内伤气血失调的头痛,若经过与寒凉之药配伍,可用于风热头痛。由于川芎善于上行头目,应用于虚性头痛,取其引药上行之功。最后需要强调,川芎善于上行头目而止痛的作用是其广泛应用于头痛的主要原因。

4、本草文献论述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本草衍义》:此药今人所用最多,头面风不可阙也,然须以他药佐之。沈括云:予一族子,旧服川芎,医郑叔熊见之云:川芎不可久服,多令人暴死。后族子果无疾而卒。又朝士张子通之妻病脑风,服川芎甚久,亦一旦暴亡。皆目见者。此盖单服耳,若单服既久,则走散真气。既使他药佐使,又不久服,中病便已,则于能至此也。

《药类法象》:补血,治血虚头痛之圣药也。如妊娠妇人胎不动数月,加当归,二味各一钱半,或二钱,水二盏,煎至一盏,服之神效。

《药性赋》:味辛,气温,无*。升也,阳也。其用有二:上行头角,助清阳之气止痛;下行血海,养新生之血调经。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纯阳,无*。

入手足厥阴经,少阳经本经药。

《象》云:补血,治血虚头痛之圣药。妊妇胎不动数月,加当归,二味各二钱,水二盏,煎至一半服,神效。

《珍》云:散肝经之风,贯芎治少阳经苦头痛。

《心》云:治少阳头痛,及治风通用。

《本草》云: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除脑中冷痛,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除内寒。

《日华子》云:能除鼻洪、吐血及溺血,破结宿血,养新血。

易老云: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故清神,四物汤所皆用也。入手、足厥阴经。

《衍义》云:头面风不可缺也,然须以他药佐之。若单服久服,则走散真气。即使他药佐之,亦不可久服,中病即便已。

东垣云:头痛甚者加蔓刑子,顶与脑痛加川芎,苦头痛者加藁本,诸经苦头痛加细辛。若有热者不能治,别有青空之剂,为缘诸经头痛,须用四味。

《本草》又云:白芷为之使,畏*连。

《本草衍义补遗》:久服致气暴亡,以其味辛性温也,辛甘发散之过欤?《局方》以沉、麝、檀、脑、丁、桂诸香作汤,较之芎散之祸,孰为优劣?试思之。若单服既久,则走散真气。既使他药佐使,亦不可久服,中药便已,则乌能至此也。《春秋》注云:麦面曲芎,所以御湿,详见楚子伐萧。

《本草发挥》:洁古云:补血,治血虚头疼之圣药也。治妊妇数月胎动,加当归,二味各二钱,水二钱,煎至一钱,服之神效。《主治秘诀》云:性温,味辛苦。气味厚薄,浮而升,阳也。其用有四,手少阳引经一也,诸经所痛二也,助清阳之气三也,去湿气在头四也。

《本草纲目》:川芎,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左传》言麦曲,川芎御湿,治河鱼腹疾。予治湿泻,每加二味,其应如响也。血痢已通而痛不止者,乃阴亏气郁,药中加芎为佐,气行血调,其病立止。此皆医学妙旨,圆机之士,始可语之。

五味入胃,各归其本脏。众服则增气偏胜,必有偏绝,故有暴夭之患。若药具五味,备四气,君臣作使配合得宜,岂有此害哉?如川芎,肝经药也。若单服既久,则辛喜归肺,肺气偏胜,金来贼木,肝必受邪,久则偏绝,岂不夭亡?故医者贵在格物也。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升也,阳也。无*。功专疗偏头疼。……。止本经头痛,血虚头痛之不可遗;余经头痛亦宜用,俱各加引经药。散肝经诸风,头面游风之不可缺。上行头目,下行血海。通肝经,血中之气药也。

《本草乘雅》:川芎,谐聋。穹,高也,极也;穷,究竟也,言主治作用也。故王风中头脑,或脑痛,或头脑俱痛者,此风气通于肝,亦即春气者病在头也。力能直达肝用,从踵彻巅,正鼓而邪自罢矣。风与寒合,斯成筋痹,或挛,或缓,或急者,此属不直,直之使通也。

《药性解》:川芎,味辛甘,性温,无*,入肝经。上行头角,引清阳之气而止痛;下行血海,养新生之血以调经。久服令人暴亡。白芷为使,畏*连。小者名抚芎,主开郁。

按:川芎入肝经,能补血矣,何云暴亡,以其气升阳,其味辛散,善提清气,于上部有功。然宜中病即已,若久用则虚逆且耗,故有此患。凡气升痰喘、火剧中满等症,不宜用之。

《药鉴》:气温,味辛,无*,气厚味薄,升也,阳也。血药中用之,能助血流行,奈过于走散,不可久服多服,中病即已,过则令人暴猝死。能止头疼者,正以有余,能散不足,而引清血下行也。古人所谓血中之气药者,以能辛散,又能引血上行也。

《景岳全书》:芎归俱属血药,而芎之散动尤甚于归,故能散风寒,治头痛,破瘀蓄,通血脉,解结气,逐疼痛,排脓消肿,逐血通经。……。惟风寒之头痛,极宜用之,若三阳火壅于上而痛者,得升反甚。今人不明升降,而但知川芎治头痛,谬亦甚矣。多服久服,令人走散真气,能致暴亡,用者识之。

《本草备要》:补血润燥,宣,行气搜风。

治风湿在头,血虚头痛,能引血下行,头痛必用之,加各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丹溪曰:诸经气郁,亦能头痛。

《本经逢原》:辛温、无*。反藜芦。

川芎辛温上升,入肝经,行冲脉,血中理气药也。故《本经》治中风入脑头痛等证,取其辛散血分诸邪也。好古言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又治一切风气血气,及面上游风,目疾多泪,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故四物汤用之者。皆搜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助清阳之气,去湿气在头,头痛必用之药。

《本草求真》:[批]散肝气,祛肝风。

是以四物用之以散肝经之风,头痛必用以除其郁。杲曰:头痛必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厥阴吴茱萸,少阴细辛是也。然气味辛窜,能泄真气,单服久服,令人暴亡。时珍曰:川芎肝经药也。若单服既久,则辛喜归肺,肺气偏胜,金来贼木,肝必受邪,久则偏绝,岂不夭亡。

《本草分经》:辛,温,升浮。入心包、肝,为胆之引经,乃血中气药。升阳开郁,润肝燥,补肝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和血行气,搜风散瘀,调经疗疮,治一切风木为病。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辛、微苦、微甘,气香窜,性温。温窜相并,其力上升、下降、外达、内透无所不至。故诸家本草,多谓其能走泄真气,然无论何药,皆有益有弊,亦视用之何如耳。其特长在能引人身清轻之气上至于脑,治脑为风袭头疼、脑为浮热上冲头疼、脑部充血头疼。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药大品种联盟(BBTCML)原创发布。编辑:远志。转载请标注作者及出处。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