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初冬时节,七星关区朱昌镇伍坪社区亩血红天麻迎来丰收。山坡上,采挖的村民们有的割杂草,有的挖天麻,有的装背篓,忙得不亦乐乎。
年,朱昌镇依托区位优势和适宜的气候环境,因势利导,把发展中草药种植作为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创新产业,引进七星关区放珠镇森茂林业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发展天麻种植。
“基地栽种的血红天麻,形态质量优、产量高、抗性强。为了提高植株成活率,我们前期做了大量试验,去年开始实现大规模种植。”走进天麻种植基地,负责人闵琦辉一边查看天麻品质一边介绍。
群众在采收天麻
“中药材种植效益比较高,但现在野生天麻日渐减少,且由于种植技术,市场上的天麻供给量逐年降低,药用天麻十分紧缺。”闵琦晖说,为了带动家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年,他放弃在外地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流转了亩土地,开始试种天麻。
为学习天麻种植技术,闵琦晖到全国各地考察。种植过程中,他带着群众吃住在山里,历经4年时间,才逐渐掌握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技术。
“天麻适宜于疏松、湿润的砂质土壤中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15至28度,且天麻不能自养,必须依靠蜜环菌提供养分才能生长发育。”闵琦晖指着刚挖出的天麻说,播种时,种麻靠近菌材摆放,一根菌材上摆放6个种麻,栽培深度15厘米左右,栽培穴覆土时要做到种麻与土之间、菌材菌枝与土之间无缝隙。
闵琦晖说,天麻花的构造比较特殊,昆虫很难进入帮助授粉,只能靠人工授粉,基地通过天麻抽薹、开花、授粉过程中的人工干预,以有性繁殖方式培养种麻,从根本上解决毕节天麻菌种老化、种植技术落后的问题。
天麻试种成功后,闵琦晖成立了合作社,长期研究天麻的种子培育、商品麻种植等技术难题,并利用当地野生优质的天麻品种,在生长野生天麻的林下仿野生高质高效栽培天麻,实现了绿色生态、规范化种植高品质天麻的目标,打造了林下天麻种植、管护、采收、加工和销售一体化模式。
随着天麻产业不断发展,闵琦晖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先后在撒拉溪镇、杨家湾镇建立天麻种植基地。年,在朱昌镇建立血红天麻种植基地。通过举办培训、搭建销售平台、提供市场信息等,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天麻种植,努力推动富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群众增收。
“天麻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受污染的地方是种不出天麻的。”闵琦晖说,天麻是贵州三宝之一,伍坪社区大部分山林排水性能好、植物茂盛,可为天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而栽种天麻,既不破坏生态,又创造了经济效益。
天麻
“我们基地采取仿野生种植方式,产出的天麻品质好、口感软糯、药用价值高,成熟上市便受到各地客商青睐,供不应求。”闵琦晖高兴地说,目前合作社开发出的产品有干天麻、保鲜天麻、天麻粉、天麻酒、天麻片等,产品销往北京、上海、云南、广东等地方。今年,当地合作社与京东平台、医药公司等达成合作协议,打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今年基地产出预计多吨,年收益约万元。
天麻丰收,不仅盘活了闲置的林地资源,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务工。基地每年用工量约2万人次,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我们在基地务工,每天能得到80至元的工资,不仅能学到种植技术还能照顾家庭。”伍坪社区居民罗选均高兴地说,他计划着学会技术后在自家土地上种植天麻,增加收入。
“产业兴旺,是实现群众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闵琦辉表示,他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举办种植培训等形式,着力培育天麻产业,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并延长产业链,让天麻产业经济收益更大化,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李金苗吴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