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汉江源头秦药香陕西宁强半个世纪的 [复制链接]

1#
“天麻之父”徐锦堂教授正在进行研究工作。本报记者王姿颐翻拍宁强乌天麻种子繁育基地负责人张远鸿向记者介绍种子培育情况。本报记者王姿颐摄在宁强县胡家坝镇青明山村天麻种植基地,村民李远荣(右)正在挖天麻。本报记者王姿颐摄新鲜的天麻被清洗干净后等待进一步加工。本报通讯员黎德华摄燕子砭镇的天麻加工合作社内,女工正在晾晒天麻片。本报通讯员刘炳林摄本报记者王姿颐秦岭无闲草,巴山多仙药。地处汉江源头、秦巴腹地的宁强县是中国天麻人工种植的发源地,也是陕南地区最大的天麻集散地。作为当地主导产业,林下天麻种植以其高收益让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20世纪70年代,“天麻之父”中国医学科学院徐锦堂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在这里推广菌材伴栽技术和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首次分离出的萌发菌,让“栽了也不在”的野生天麻家种越来越成功。如今,当地在天麻产业发展中不断创新栽培模式,选育优良天麻蜜环菌和萌发菌,发展优质天麻品种,做大秦药品牌。开先河专家解难题陕西汉中、云南昭通及四川巴山丘陵地区,是我国野生天麻三大产区。天麻野生变家种,有一个人必须铭记——中国“天麻之父”徐锦堂。“天麻虽在湖北省利川县寒池药材场首次人工栽培试验成功,菌材伴栽技术真正投入大面积栽培生产,还是在宁强县滴水铺公社东风三队。天麻无性繁殖固定菌床栽培法、菌材加新材栽培法也是在这里诞生,然后推广于汉中地区11个县,结束了全国天麻3年无货供应的局面。”在徐锦堂教授的自传里,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今年5月23日,徐锦堂教授在北京逝世。为天麻产业发展奔波一生的他,没有等到这一季的天麻成熟。年,徐锦堂教授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来到宁强县进行天麻野生变家种研究。当时的宁强县滴水铺公社东风三队到县城有近百里山路要走,交通不便,但这里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都适合天麻生长。淳朴的村民对徐教授一行来进行天麻研究热情欢迎,当时徐教授借住的农户家里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招待客人,但到了吃饭时间,群众总是先给徐教授捞些稠点的饭。天麻种子细小如粉尘,发芽非常困难。“天麻是个宝,栽了就要跑;天麻是山怪,栽了也不在。”这句在当地农民中口口相传的话可以证明天麻种植比一般的作物复杂许多。当时大多数学者认为,天麻繁殖生长(包括种子萌发)都离不开蜜环菌,徐锦堂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后来证明了蜜环菌不但不能供给天麻种子萌发的营养,反而显著抑制种子发芽。为了解决营养供给问题,年,他们从播种在树叶上的3穴种子上观察到发芽的原球茎,其中两穴收获到天麻,于是便按照初试在树叶上播种成功的方法,扩大范围进行生产试验,之后成功研究出天麻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这一方法在汉中地区推广后,不仅防止了天麻无性繁殖多代引起种麻退化,还有效稳定和提高了产量。在天麻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推广过程中,徐锦堂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又发现,种子的发芽率及天麻产量在不同地区有较大差异,由此对天麻种子能否直接吸收树叶的营养提出质疑。他们将天麻发芽原球茎和树叶放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有一束菌丝将树叶和原球茎连在一起。为了探索菌丝和天麻种子发芽的关系,他们在秋季从树上摘下枯黄的树叶,干燥保存到次年夏季,浸湿后伴播种子,又将林中地面搜集的树叶高压灭菌后伴播种子,都未观察到种子发芽。这证明了天麻种子不是直接吸收树叶的营养,而是与另一种菌的侵染有关。当时的生活条件落后,科研人员腾出半间宿舍,进行室内消毒后,搬入一个土制的接种柜,改造出一小间菌种分离室。徐锦堂教授每天从十几公里外的基地采样,骑车进城,进行菌种分离。后来在这间简陋的菌种分离室内,他们成功分离出国内外闻名的天麻种子共生萌发菌。当时,宁强县天麻研究所在全县招聘了30多名农民作为天麻技术专干,经徐锦堂教授培训后分赴全县指导生产,25岁的王建忠便是其中一员。在王建忠的记忆里,徐教授为人随和又接地气。“他对待我们这些学员很有耐心,他做实验,让我们也一起跟着做,还常说要跟我们比一比谁做得更好。”王建忠说,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发展中药材产业打下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他还曾主动前往宁夏、河南等地学习先进的天麻种植技术。徐锦堂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山,不断优化天麻品种,为当地天麻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宁强县、勉县成为汉中地区和全国天麻主产区和商品供应县,天麻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第一。后来略阳县天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也逐渐成为全国天麻主产区,并且成为第一个通过GAP规范化生产论证的县。产业旺天麻采收忙11月,宁强天麻进入采收季,受雨水影响,今年的采收开始得比往年晚了一些。胡家坝镇位于宁强县最东端。11月11日,是胡家坝镇青明山村余亩天麻开挖的第二天,天麻基地的库房门口支起了一口大铁锅。村民王朝琴见锅里的水烧得差不多了,将桶里泡好的大米倒了进去。这锅米饭,是村里20多名挖天麻工人的午饭。在长达50天的天麻采收季里,工人们早出晚归,每天都在山里吃午饭。王朝琴和丈夫李远荣每天早晨7时骑摩托车进山,天黑回家,两人每天能赚约元。李远荣是当地挖天麻的好手,在并不平整的林间坡地上,他可以刨开混着烂树叶的一层层泥土,将地里的天麻挖出来。挖天麻的窍门是刨土时下手不能太重,不然容易挖断天麻。“我挖天麻不挑地方,就埋头挖,可你看挖出来的天麻个顶个的大,每天我能比别人多挖几十斤甚至上百斤。”李远荣说起挖天麻来头头是道。青明山村的天麻种在海拔约1米的高山上,属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所有,预计今年的产量能达到吨以上,累计为进园务工村民增收60余万元。胡家坝镇往西多公里的燕子砭镇是陕南最大的天麻购销集散地。天麻由这里走出陕西,销往全国各地,其中部分还出口到韩国。在天麻采收季,燕子砭镇平时赋闲在家的妇女们几乎都进入了大大小小的天麻加工合作社,清洗、蒸煮、切片、晾晒,她们是加工流水线上的主力军。不同于一般单位严格规定上下班时间,合作社负责人在年复一年的用工中总结出了一套更人性化的制度,务工人员既可以全天在岗,也可以在固定时间回去接孩子放学和做饭。燕子砭镇一家天麻加工合作社现在聘用了10多名女工,到明年3月,合作社将累计加工天麻近40吨。看着自己的天麻保鲜库,合作社负责人王杰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将保鲜库再建得大一点,他坦言:“整个加工流程中,投资最大的是保鲜库和烘干房,加上切片机和一些其他设备,看着不起眼的厂房总共投资了多万元。”燕子砭镇沈家坝村脱贫村民姜顺怀依靠天麻产业规避了疫情期间外出打工的种种风险,让家里5口人的生活有了稳定的保障。姜顺怀现在是燕子砭镇欣荣天麻合作社的一名工人,同时他自己也种植了两亩天麻。“年之后我就没再外出打工,在家种天麻的效益不错,今年我种的两亩天麻预估能卖3万元,加上我在合作社打工的收入,家里老人看病和孩子上学的开销基本够了。”姜顺怀说,自家的天麻能够丰收,离不开欣荣天麻合作社的技术帮助。欣荣天麻合作社集天麻种植、菌种生产、天麻加工于一体,以订单的形式带动周边村民一起种植天麻。合作社理事长沈荣谦经营天麻产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目前以订单的形式带动周边村民一起种植天麻。合作社提供菌种和技术支持,村民负责种植、管护,收益均分,这样既能保证天麻的产量和品质,也能降低大家发展产业的风险。“宁强是天麻适生区和传统种植区,天麻种植是宁强人民铭刻在骨髓中的深刻记忆。年以来,宁强县先后在燕子砭镇、阳平关镇、大安镇等建立了一批种麻、商品麻示范种植基地,形成了集天麻研发、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今年,宁强县又新发展商品麻2.8万亩,种麻4余亩,预计年产鲜天麻5万余吨、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宁强县中药办主任张伟介绍道。求发展后续力量强徐锦堂教授的研究解决了天麻人工种植使用萌发菌、蜜环菌以及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的技术难题,为天麻产业发展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积淀,后来人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着越来越多的发展可能。为把徐锦堂教授研制的野生天麻变家栽技术学习好、发展好,宁强人张怀荣在年创建了宁强县真菌研究所。不同于一般的作物,天麻的生长涉及萌发菌、蜜环菌两种真菌,没有人“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一般农户很难理解这个过程。张怀荣为当地农户开展天麻技术培训,详细讲解天麻的市场前景以及生活习性,多年来,累计培训食用菌及天麻栽培技术人员1.3万余人次。张怀荣也一直在技术上不断钻研,他依据陕南秦巴山区的资源优势,自主成功选育出的M.d-1萌发菌,间接或直接占据全国天麻产区80%的份额;自主选育出的羌蜜5-1#、羌蜜31#、羌蜜41#蜜环菌菌株,扭转了蜜环菌严重退化的局面,优良天麻两菌在全国天麻产区大面积推广。和张怀荣一心钻研天麻两菌不同,张远鸿目前是陕南最大的乌天麻种子繁育基地负责人。他的天麻记忆,回荡着羌歌,氤氲着药香。与当地传统种植的红天麻、乌红杂交天麻相比,乌天麻天麻素含量远高于红天麻,药用价值高,市场价格可达到红天麻的五六倍。年,回乡创业的张远鸿在政策扶持下,开始在高海拔地区发展林下天麻。后来,他又回到自己的家乡二郎坝镇白果树村,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始规模化种植天麻,把儿时记忆里常常进山去挖的乌天麻变成了乡亲们的“金饭碗”。张远鸿说:“去年初,我们又投资了余万元,修建了平方米大棚,建设陕南最大的乌天麻育种基地,培育乌天麻零代种、栽培1代乌天麻,现在经常有甘肃、云南、四川等地的客商过来参观学习。”陕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中药资源,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其中天麻等药材享誉中外。“下一步,我们将做好天麻优良品种选育和优良菌种选育、菌材林培育,进行优质天麻种麻基地和商品天麻基地建设,以天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依托、天麻药食同源为切入点,实现天麻产业融合发展。我们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让全县鲜天麻年产量达到10万吨以上,天麻综合产值超过30亿元。”宁强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余超说。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