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药物涂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61678.html云南省“十四五”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规划主要任务是: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坚决守护好自然原真的生态基底,持续优化健康生活目的地的产业结构,提高新业态新产品供给质量,大力拓展健康生活消费场景,全链条构建健康生活产业链,全面塑造全龄亲近友好的目的地品牌形象。
(一)守护自然原真,构筑和谐共生画卷
1.促进区域和城市群绿色发展
(1)构建“人人受益”的绿色发展格局。科学划定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绿色和谐的生态空间。
坚持把绿色作为生产、生态、生活的普遍形态,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区域和城市群发展,推动绿色发展成为健康生活的基底。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16个州(市)的发展定位,推动形成以昆明为中心、以都市圈为核心、以城市群为形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绿色发展格局。
充分发挥滇中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引擎作用,聚力打造成为绿色发展的示范区、绿色健康生活的集聚中心;
创新沿边地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和制度,全面提高边境地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水平;充分筑牢滇东北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先行区;
推动滇西旅游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推动河湖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开展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和保护工作,鼓励滇西地区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努力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2)建立“人人享有”的生态网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顺应自然、随形就势,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依托河流、湖泊、山峦等自然地理格局,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设施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区域生态网络。
落实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加强以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屏障区、哀牢山无量山生态屏障区、南部边境生态屏障区、以金沙江为主的干热河谷带、滇东滇东南石漠化带、高原湖泊及重要自然保护地“三屏两带多点”为重点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协同推进怒江、普洱—西双版纳、苍山洱海等生态廊道及老君山、哀牢山、乌蒙山等重要生态节点建设。
实施绿美云南行动。持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按照“退、减、调、治、管”要求持续开展“湖泊革命”,加快推进九大高原湖泊环湖生态廊道建设。高水平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将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生态保护空缺的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高黎贡山、亚洲象等国家公园创建。
(3)打造“人人可及”的绿道体系。突出强调“生态和谐、健康亲和”理念,充分利用山体、水系、森林、草地、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自然人文资源,以青山为底、绿道为轴、江河为脉,建设具有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生态保育功能的云南特色绿道系统,让山地、森林、草原、湖泊、河流、湿地、田园多景融合的绿色福利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尚。
推进构建覆盖全域的区域、城市、乡村三级绿道体系。建设区域、城市、社区等不同级别,城市型、郊野型等不同类型的城乡绿道。
采取环城达山、沿溪通湖、绿道串公园、顺路联景点等方式,串联主要公园绿地、山体、海域、河湖水系,联通城市自然山水人文,完善城乡绿道网络。结合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兼顾绿色出行需求,提高中心城区、老旧城区绿道密度和长度,提升绿道连通度和可达性。
2.建设山水人城和谐的美丽城市
(1)建设低碳城市。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在重点城市稳步开展低碳计量试点。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以水定城、以水定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设海绵城市,构建集约高效可靠的供排水系统。优化能源结构,建设绿色电力供应系统,推进本地可再生能源利用,严格控制碳排放。
到年,力争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评价进一步规范;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按照《云南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要求同步实施节能改造;促进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集热面积持续增长;组织实施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构建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2)建设绿美城市。贯彻落实绿美云南工作部署,以“增绿提质”为主线,围绕“绿美、宜居、特色、韧性”的要求,打造大中小“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类型丰富、幸福宜居”的云南绿美城市,努力实现城市“米见绿,米见园”,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和样板工程。
高起点编制绿地系统规划,大力推广乡土观赏苗木,有效运用市花市树,遵循植物季相变化规律,打造变化丰富、特征突出的城市绿化美化景观,保护城市中心区和老城区原有绿地和大树,加快营建城市山水和人文之美;开展城市增绿提质行动,高标准实施城市公园绿地、绿道网络建设,高水平实施绿化管理维护;按照“后院前置、后绿前移”的思路,推进城市社区生态空间共享,将社区围院的通透式绿化与道路绿地融合;结合绿美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统筹城市与周边山、水、林、田、湖、草等协调发展。
(3)建设友好城市。全面落实友好社会政策,推动全社会践行友好理念,建设全民全龄友好型城市。
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为重点,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构建普惠养老服务网络,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
建设妇女儿童友好型城市。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拓展儿童成长空间,改善儿童发展环境,打造涵盖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和妇女更年期、婚前、孕前、孕产期、产后等生育全程服务链,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提供妇女儿童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和保障。
推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有关政策措施有效衔接。
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将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作为纵深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市品质的自觉行动,丰富青年友好政策,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规划环境,健全青年健康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发展体育俱乐部和专项赛事,帮助青年培养体育爱好、发展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引导青年投身健康中国建设。
3.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1)打造绿美乡村。突出乡土田园特色,建设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独具特色的绿美乡村。全面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加强乡村原生林草植被、自然景观、小微湿地等自然生境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对古树名木、风水林、珍贵树种等进行挂牌保护。
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提升乡村绿化质量,在“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四地”(边角地、空闲地、闲置宅基地、拆违地)及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广植乡土植物,引导鼓励建设一批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微绿化公园、公共绿地。
突出乡村山体田园、河湖湿地、原生植被等田园生态系统的保护,完善农田生态廊道,营造复合型、生态型农田林网。开展森林乡村评价认定,支持有条件适宜地区开展森林乡村建设,构建形成国家森林乡村和地方森林乡村建设体系。
发展绿美产业,支持特色经济林果、林下经济、庭院经济、乡村旅游发展,支持种养有机结合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支持做特“绿色食品牌”,让绿美产业变成富民产业。
(2)打造人文美乡村。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理念贯穿乡村建设全过程,加快构建乡村健康生活的生态文化系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示范创建,加大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创建力度。开展生态文明主题乡村行活动,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等。
打造乡村民族文化体系,依托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历史文化名镇(村)、民族特色村寨等载体,大力开展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承,把民族特色文化、乡土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全面融入乡村建设,推进生态文化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建设。系统挖掘、整理和研究民族优秀生态文化,推进民族生态文化目录体系档案建设。培育绿色低碳文化。
推行绿色低碳消费模式,推广农村绿色节能建筑和农用节能技术、产品,引导形成绿色、环保、节约的行为文化。持续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开展文明乡村创建行动,注重涵养家风文化,挖掘乡贤文化的新时代精神内涵。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3)打造宜居美乡村。以建设“七彩云南、宜居胜境、美丽家园”为主题,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打造干净、舒适、便利的乡村健康生活目的地宜居体系。
实施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分类推动村寨整治建设,改变“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现象。按照“多样性、独特性、差异性”的要求,坚持保护建筑、保持肌理、保存风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不破坏自然地理格局、不盖高楼。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进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粪污、畜禽养殖粪污治理与资源化利用。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大力实施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立村庄清洁日,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与基础设施网络,统筹推进乡村道路、通信、物流配送、防灾减灾等设施建设,强化便民服务、医疗服务、平安服务、文体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描绘“第二人生”,打造健康生活场景
1.打造田园牧歌健康生活场景
(1)醉美田园,休闲风光。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景区,建设一批集美景养眼、清新养肺、耕读养身、怡乐养心、佳肴养胃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特色主题田园综合体。依托茶园、果园、花海、梯田、牧场等田园风光,以农业体验和农事生产为基础,打造社区农场、亲子农庄、生态庭院、田园餐厅、稻田民宿等田园场景重点项目。加快创建县域名片体系,形成“归园田居·醉游花海”等田园健康生活主题IP,构建“一村一韵、一乡一品、一县一名”新格局。
(2)乡村意境,村落时光。以特色村落、特色农业生产活动、特色农产品等为支撑,搭建乡村旅居、文化体验、健康休闲、国创文潮、游戏动漫等多元化乡村生活场景,开发乡间市集、乡村夜市、创意园区、野外探索等休闲野趣农业特色项目。加快美丽休闲乡村建设,深入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搭建州(市)中心城市1小时乡村时光休闲圈。
(3)农耕文明,乐活田园。深入挖掘农业耕种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发扬优良的民俗家风,留住乡愁乡情。丰富亲子体验项目,打造集梦想书屋、乡村影院、文化礼堂、文创基地等场景于一体的新型乡村文化综合体,形成一批“溜娃圣地”。
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设一批农耕气息浓重、乡土味浓厚的特色乡村博物馆,促进“文艺乐民、文化育民、文旅富民”。积极推广“特色农业+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发展模式,支持“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区开发鲜花节、咖啡节、芒果节等分类节庆活动,创新特色民俗活动,打造乡村音乐节、嘉年华等节庆活动新品牌。
2.打造森林秘境健康生活场景
(1)森林空间,绿色家园。以促进大众健康生活为目的,依托森林生态环境、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推进森林体验、森林康养、森林食品等业态创新发展。在滇中、滇西南打造一批以森林康复中心、森林疗养场所、森林温泉、森林氧吧等项目支撑的复合型森林康养基地。依托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等生态景观资源,开发森林小镇、森林庄园、森林人家等多样化森林生活场景。以“不下堂筵,坐穷泉壑”为目标,加快推进森林度假民宿、森林野奢树屋、树干民宿、木屋庄园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驿站”体系建设。
(2)归隐林泉,天籁疗养。发挥动物鸣叫、流水潺潺和高负离子含量等森林康养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环境疗养业态。加快建设清华洞、磨盘山、来凤山等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基地,打造地质体验馆、森林音乐体验馆、森林工作坊、森林博物馆等森林体验场景。开发森林观鸟、暗夜观星、大象驿站、丛林探秘、汽车越野、森林马拉松等新业态新项目,在滇西南、滇南、滇西北、滇东北打造一批森林探险基地。推动“森林旅游+运动+文化”融合发展,重点建设茶马古道国家森林步道、国家北回归线生态文化旅游带,打造一批具有云南特色的森林旅游场景。
(3)森林文化,多元交融。举办云南森林文化月活动,支持有关部门和艺术家创作森林康养文学、书法、摄影、音乐、影视等文化作品,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森林文化。强化自然教育,提高公众对森林康养功能的全面认识。推广森林康养文化,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围绕滇西、滇东南建设森林艺术中心、森林美术馆,组织举办森林音乐季、森林艺术节、森林雕塑展、森林舞会等艺术活动。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花卉文化、膳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乡土文化与森林康养文化融合发展。
3.打造在水一方健康生活场景
(1)在水之滨,诗意栖居。构建“水清出石鱼可数”的水生态系统,依托九大高原湖泊、六大水系以及风景优美的水库等水域资源,启动绿色革命,建设兼具生态屏障和环境美化功能的绿色长廊。沿绿色长廊打造一批多元特色酒店民宿,建设湖滨星空酒店、湖滨桃花源村、湖滨渔樵村庄、临溪书香小筑、船屋群等场景体验型旅居区,塑造“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的在水之滨休闲场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农家场景。建设环湖沿江风景栈道、艺术长廊、民族长廊,探索开发美食体验、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湖鲜交易等活动,构建生命和谐、生态友好、生活纯真的水域生活场景。
(2)在水之湄,水畔游憩。依托临江临河临湖临溪的优越生态、美丽光影、四季物候,打造湖滨步道、游湖泛舟、临水骑行、草坡野餐、营地烧烤等生活娱乐项目,建设身心放松的悠然生活场所;打造滨水房车营地、特色主题帐篷酒店、动物咖啡厅、湖滨马场、动物庄园、植物园等治愈体验型场所,推出动植物互动体验、亲子摄影、家庭周末度假、少儿马术体验等情感治愈型活动项目,构建亲子治愈互动空间;打造灯光喷泉秀、实景演艺、光影3D表演、篝火晚会、湖滨草地音乐节等项目,构建水畔文艺娱乐场景,打造一批滨水休闲城镇和乡村。
(3)在水中央,上善若水。依托高峡平湖景观本底,创新水上运动旅游业态,培育一批轻探险赛事项目,建设一批水电库区运动景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上运动场景。引导具有资质的户外运动、生物研究、课外教育机构入驻,开展水鸟摄影、动植物观测等研学活动,建设一批水生动植物科研活动基地,构建水域研学场景。融入沿岸历史人文、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水族馆、海洋馆、水上乐园、游泳场馆等观赏项目,构建沉浸式水上游赏场景。
4.打造民族风情健康生活场景
(1)舌尖云南,生态餐饮。聚焦“绿色食品牌”建设,深入挖掘和整理各民族独特的餐饮文化,开发绿色、生态、健康的特色民族餐饮,打造一批“老字号”、“老品牌”,构建“云上佳品”健康餐饮体系,积极培育十个品质餐饮名县(区)、百条品质餐饮街区、千味特色优质菜品。重点打造寮寨、吊脚楼、花园小屋、民族庭院、稻田帐篷等民族特色餐厅,打造以民族中医药饮食文化为核心的民族康养小镇,以杀猪宴、全素宴、全鱼宴等特色宴席和美食制作体验为核心的民族美食小镇。推动智慧餐饮建设,依托在线平台,推动构建云南全域美食地图。
(2)精神盛宴,文化沉浸。深入挖掘和整理各民族传统的礼俗婚俗、赶集歌会、舞会节庆等特色文化,集中筛选、设计、包装和规划现代化节庆活动、旅游体验项目,打造民族习俗体验场景。筹办具备发源地、产地特征的美食节庆活动,依时令举办鲜花节、啤酒节、小龙虾节、烧烤节、开海节等饮食活动。
筹办以旅客和居民的纪念性体验为核心的礼俗体验活动,打造开笔礼、成人礼、科举文化体验、民族婚俗等活动,结合专业服装、摄影、妆造,提供品质、轻奢等不同层级的体验项目。举办以民族群体文艺活动为核心的演艺游赏活动,打造三月节歌会、泼水节、火把节、长街宴、花山节、中国花腰傣花街节等既可观赏、又可体验的健康民俗传统节庆。
设计非遗沉浸式体验场景,以建水紫陶、个旧锡工艺、尼西黑陶、傣族织锦、白族扎染、东巴书画等非遗技艺的核心步骤设计趣味手工活动。依托银饰、扎染、刺绣、纺织、制陶、造纸、漆器等为代表的云南传统民族民间工艺,打造一批内涵丰富、现代时尚并兼具实用性、深受市场和游客欢迎的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
5.打造城市旅居健康生活场景
(1)医养结合,养老旅居。推动医养结合,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支医院开展中医药特色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健康干预服务;鼓励和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旅游实体开展合作,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组建医疗养老和旅游联合体;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医院、养老专业化服务中心、休养康复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身保健中心、老年文化中心、营养配餐与食疗中心、生态农场、投资型公寓为一体的健康养老综合体,加快建设一批养生养老基地、养老体验园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连锁式养老旅游酒店。
支持普惠养老地产健康发展,鼓励已供应尚未开工建设或在建的商业商务用地,开展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试点,探索商改租模式,允许将符合条件的商业用房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利用商务办公用房开展健康养老服务,加速构建社区旅居型、酒店公寓型、机构养老型、老年公寓型等多元旅居养老体系。
(2)气候康养,全季旅居。依托低纬度高海拔山地地形塑造的宜人宜居气候优势,重点瞄准避暑、避寒、避霾等康养市场需求,建立以气温、气压、湿度、光照、负氧离子等为要素的气候康养产品体系。
开展康养气候条件评估技术、气候康养地评价认证技术等关键技术科研攻关,推动气象、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以全季气候旅居为代表的气候康养产业体系。综合考虑气候康养禀赋、气候舒适性、气象灾害风险、生态环境、康养配套设施、安全设施、康养产业等因素,重点推进气候旅居示范城市、气候旅居示范小镇、气候旅居村落建设,把云南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四季旅居目的地。
6.打造小镇时光健康生活场景
(1)水韵康养,温泉小镇。塑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式的水韵风貌小镇场景,依托全省地热温泉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的资源优势,以远离城市喧嚣为主题,打造功能复合、多元发展的生态温泉小镇,构建温泉、美容、疗养、理疗、会议等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滇西地区重点打造温泉养生旅游带和综合型温泉康养度假小镇,发展“温泉+旅游景区”、“温泉+商务会议”、“温泉+康复疗养”、“温泉+美容美体”、“温泉+水上乐园”、“温泉+文体教育”、“温泉+生态农庄”、“温泉+旅居地产”产业。
滇中地区依托当地丰富的植物花卉资源,开发以保健、休闲、疗养为主的美容、疗养特色温泉浴,如玫瑰花浴、菊花浴、薰衣草蒸浴等。滇南、滇西北地区依托丰富中药(民族药)资源,结合不同民族的独特医药和理疗方式,开发地方中药、傣药、彝药、藏药等温泉浴疗。滇东北地区依托金沙江大峡谷温泉康养资源,重点发展“温泉+旅游景区”、“温泉+马拉松赛”、“温泉+水上特技运动”产业。
(2)寻幽探古,文脉城镇。实施古韵文脉记忆工程。深挖历史文化内核,守护好传统风貌,延续历史文脉,活化美化古风古迹资源,打造古城、古镇、古村特色文化生态。加快构建文化生态系统性保护体系,提高保护传承水平。
保护传承利用好历史街区和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严禁“拆真古迹,建假古董”。划定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重点文物、整治传统街巷、传习地方民俗。打造“闲走老街”文脉产品。
秉承旧时光和新生活共存的发展理念,融合特色文化元素,焕发阡陌巷道里的原味建筑、原貌生活场景、原生态人文风俗等文脉魅力,创新文化体验和消费场景,让名人故居、百年药铺、商号、老字号与现代街市、特色夜游交相辉映,打造一批“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必去”的沉浸式历史文化特色商业街和国家级、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三)挖掘生态价值,拓展健康养生产业链
1.打造“养生”云味
(1)发展绿色生态食品。建设绿色生态食品基地,打造自然生态的菜篮子、米袋子,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农药化肥减量、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行动,提升绿色有机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推进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等产业绿色有机化发展,推进绿色品种培优、生态品质提升、健康品牌打造,让原生态的米袋子、菜篮子成为全民健康产品。
确保绿色生态食品质量稳定可靠。健全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实施“三品一标”行动,组织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推进地域特色农产品纳入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严把标志许可审查关,强化证后监管,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相结合,完善绿色食品监管制度,实施正本清源行动,全链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构建国内领先的“绿色食堂”体系。
(2)开发药食同源产品。推动药食同源产品研发与创新。以药食同源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实现上下游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支持有关企业在CNAS食品试验室基础上建设药食同源产品检测实验室及安全性和功能评价实验室,减少新品研发周期和检测认证成本。发展以天然提取物为基础的健康产品。加强药食两用植物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
推进三七、美洲大蠊、水蛭等特色中药材品种及甜叶菊、兰桉、万寿菊、玛咖、玫瑰、微藻、芦荟等药食同源健康产品原料的提取加工。推动道地大宗药材进入药食两用原料目录和新资源食品目录,围绕螺旋藻、三七、天麻、当归、党参、黄精、石斛、葛根、金银花、生姜、山药等药食两用品种开发增强人体体质类、防止疾病类、恢复健康类、调节身体节律类和延缓衰老类功能性食品。开发硒元素作为“抗癌之王”、“长寿元素”,防治糖尿病、白内障、心血管疾病、解毒和排毒、保护肝脏等特色功效,开发云硒系列深加工产品。
(3)拓宽云品保健功能。立足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优势,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加快营养及保健食品制造业发展,大力开发面向细分人群的系列营养保健食品。积极开发适合孕妇、婴幼儿及儿童、老人、军人、运动员、临床病人等不同人群的营养强化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研究开发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蛋白、功能性糖原、生物活性肽、双蛋白食物等营养品。
推动果蔬产品在婴幼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加强对野生食用菌保健、调理等功能用途的研究,推动茶产品进入食品、保健领域。研发生产一批针对性强、患者接受度高的,适用于外科、肾内科、肿瘤科、儿科和老年康复科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发展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改善睡眠、通便、增加骨密度、辅助降血脂、解酒护肝等功能的营养品。围绕中药有效成分,开发具有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辅助降血压、血脂、血糖等功能的中药保健品。
2.发力“养身”云药
(1)构建“云药”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中药材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建设好中药材“第一生态车间”,开展“药材好,药才好”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提质增效行动,按照GAP标准,发展中药材“绿色种植”、“生态种植”、“林下种植”、“仿原生境种植”,建设覆盖全省中药材主要产区的质量监测网络、可追溯体系。推进生物医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以疫苗为重点的生物技术药,大力开展新型生物疫苗、抗体药物、生物类似药、细胞制剂,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以及其他蛋白类、多肽类、核酸类药物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发展以配方颗粒为代表的现代中药。
推动中药饮片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打造一批绿色、优质、效优的中药(民族药)拳头产品,推动经典名方、医院制剂等用于重大疾病防治,开展覆盖预防、治疗、康复全生命周期的中药(民族药)创新药物和防疫制剂研发。以云南白药系列、三七系列、灯盏花系列、天麻系列、美洲大蠊系列、肿痛系列等产品为重点,实施中药(民族药)上市品种二次开发,加快中药制剂大品种培育。
(2)推动“云药”创新发展。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链,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部署创新链,强化科技创新投入,搭建科创平台,重点加强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天然药物、仿制药,以及新型制剂、保健品等研发创新。
实施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打造“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加大民族药创新。建设以彝医药、傣医药、藏医药为主的民族药研究中心,系统挖掘整理彝族、傣族、藏族、纳西族、佤族、哈尼族等民族医药文献,开展民族医药传统疗法及其附属产品的临床应用和民族药理论研究,医院制剂开发与临床应用力度,开展作用机理明确、技术含量高、疗效可靠的民族药新药研发。
鼓励和支持民族药制剂研发和特色民族药饮片的应用,启动特色民族药、名贵民族成药、特殊原料研制等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支持和鼓励中药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申报。
挖掘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诊疗保健技术和服务,发展以治疗、康复、保健、美容、食疗、养生等为重点的新业态新产品。
(3)推动“云药”多业态融合发展。发挥中药(民族药)等“云药”独特优势,鼓励和支持中(民族)医药产业与养生养老、健康旅游等融合发展。
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探索融医疗、养生保健、医院发展模式。注重与现代康复学相结合,推广针灸、按摩、推拿、拔罐、刮痧等手法和温泉药浴等各种中(民族)医疗法,提供养生保健服务。
发展中医药旅游。鼓励优质医疗机构、旅游服务机构和旅游休闲基地(目的地)合作,开展中医药养生旅游服务,支持申报和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组织开展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创建。
支持将中医药文化元素充分融入特色旅游城镇、休闲度假区、主题公园、森林康养基地等,形成一批与中医药、道地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养生体验基地。
3.培育“养性”云饮
(1)打造“云茶”产业体系。坚持有机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方向,推广茶叶生态栽培模式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建设高标准养生茶园示范基地,建好产业“第一工厂”。推动养生茶产品结构多元化发展,巩固提升古树茶、袋泡茶、传统普洱茶加工水平,加大快销品、拼配茶、小包装产品等加工比重,创新传统茶业产品,扩大茶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茶中间体的开发。开发茶饮料、速溶茶、茶酒、茶籽油、茶膏、茶粉。推动茶旅康养一体化,加快推动茶产业与生态休闲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茶园观光+生态旅游、茶文化+体验旅游、茶文化+保健旅游等新业态。
(2)彰显“云咖”独特魅力。坚持健康化、有机化、标准化发展方向,推动云咖产业转型升级。采取“从种子到杯子”的闭环式管理,从育种、种植、采收、加工、成品统一技术标准,稳步推进生态咖啡园建设。持续推进咖啡初加工厂建设并积极推广咖啡园认证,引导全省咖啡园有机转换。全面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做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探索私人定制、咖啡树认领、“庄园+基地”等模式。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功能化消费需求为目标,以焙炒咖啡、超细研磨咖啡、咖啡浓缩液、冷萃咖啡、即饮咖啡、充氮咖啡为重点,稳步发展优质、多品种、高经济附加值的产品。推进咖啡生产与文化体验、旅游、休闲、餐饮融合,发展咖啡庄园生态观光旅游、咖啡小镇购物旅游。
(3)做大做强果蔬饮料产业。适应健康型消费快速增长的需求,依托云南绿色食品资源与品牌优势,引进国内外一流技术,稳定发展果蔬汁、发酵水果饮料、蔬菜饮料、蛋白饮料和谷物饮料,创新发展添加天然植物成分的功能性饮料、蛋白质营养型功能饮料、婴幼儿营养保健饮品,具有美容养颜、减肥瘦身功能的女性功能性饮料。以塑造品牌为突破口,大力推进饮料制品多样化和饮料包装制品个性化发展,将果蔬饮料打造成云南健康生活目的地新招牌。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南盘江、红河河谷等区域,重点打造脐橙、白桔、芒果、葡萄、番茄、香蕉、鳄梨、百香果、枇杷、石榴、甜柿等特色优势果蔬种植区。在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南、滇西北打造南方高海拔苹果、梨、桃、李、蓝莓、树莓、草莓、猕猴桃等果蔬种植区。
4.绽放“养怡”云花
(1)打造“花旅目的地”。建立国际一流的绿色花卉生产示范基地,推动花卉生产基地景区化,建设一批具有教育、休闲、旅游观光等功能的花卉旅游示范基地。办好各类花市、花会、花节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花事活动,打造赏花精品线路。构建特色花文化体系,将花文化融入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美丽家园、健康行动之中,利用现有城市公园、植物园等公共资源,突出花卉元素,打造一批以鲜花小镇为代表的花旅融合项目。
(2)拓展“云花”康养功能。加强云南特色花卉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扩大花卉色素、精油等功能性产品创新与开发。大力发展保鲜花、干花等花卉创意产品及衍生产品的开发应用,打造以“鲜花饼”、“鲜花饮”为代表的云南花旅伴手礼知名品牌。开展花食、花饮等产品的质量控制及标准化研究与应用。完善斗南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功能,在“一部手机游云南”等平台开发“赏云花”、“购云花”功能,打造“养怡”云花产业体系。
(四)挖掘高原特色,丰富健康活力业态
1.发展高原特色体育
(1)建立高原特色体育发展体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活力云南建设,搭建优势集中、特色明显、资源互补、引领社会的高原特色体育产业体系。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培育集群”的思路,以全民健康为目标、全民健身为基础,建设更高水平高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行动。
推动高原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为重点,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制造、用品销售、体育彩票等为主要支撑,体育旅游、体育会展等为重要补充的体育产业集群式发展格局,重点引导昆明、曲靖、玉溪、红河、大理、丽江等州(市)培育和发展高原体育产业集群。
(2)开发高原特色户外体验项目。加快建设一批户外运动营地、户外运动旅游基地、航空飞行旅游营地、体育旅游运动公园、露营地和微旅游目的地,重点开发适合普通游客参与的轻探险项目。依托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及其河段上的水库及部分可利用的高原湖泊,重点开发皮划艇、帆板、漂流等水上运动产品。
以省内陆域独特的山川地貌、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立体的高原气候为依托,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特色主题的山地探险基地,重点开发一批休闲体育、户外探险、竞速比赛、洞穴探险、极限挑战等主题鲜明的体育与探险旅游活动、精品线路。
充分利用全省低空空域资源,科学规划与布局低空旅游基础设施,探索低空旅游基础设施与户外装备制造工业园区、重要体育产业基地、旅游度假区等融合发展,开发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观光及滑翔伞、三角翼、热气球等低空运动产品。
(3)办好高原特色体育赛事。依托云南高原训练基地群,以竞走、长跑、马拉松、山地自行车等为重点打造领跑项目,促进皮划艇、拳击、体操、摔跤、射击、铁人三项等体育竞技项目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争创1—2个体育特色竞赛名城。
强化云南冬季项目训练基地建设,重点推进省级体育训练基地短道速滑馆建设,加大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创新地方民族赛事活动,以射弩、武术、陀螺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为重点,创建一批民族传统体育基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项目,引导州(市)打造民族特色运动精品赛事,办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以奥运会、全运会取得更好成绩为目标,积极承办高等级赛事,推进省级综合运动会及重大赛事创新发展,制定云南体育赛事活动管理政策。
(4)推进“体育+”融合发展。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紧抓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的契机,以“旅游观光+户外运动+赛事体验”为实现路径,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体育文化优秀项目,扩大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推进“体育+医疗+康养”融合发展。医院培养和引进运动康复师,建立运动处方库,建设体医融合中心,推动形成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推进“体育+互联网”融合发展。推进“数字体育”建设,实施体育设施智慧化工程,升级云南省体育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支持研发电子竞技游戏、运动健身APP、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
2.发展高原科普研学
(1)建设高原科普研学基地。围绕地质研学、民族文化研学、生物研学、考古研学、红色研学等优势资源,结合研学旅行营地、户外拓展基地、科考(科普)基地、科考(科普)公园等建设,针对中小学生,搭建青少年零距离研学接触平台,创建一批研学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健全、活动特色鲜明、安全措施完善的研学实践活动基地,推出一批集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参与性、体验性为一体的自然教育和科普研学产品,打造一批专题研学和精品线路。重点建设红河哈尼梯田、“三江并流”、澄江古生物化石地、剑川沙溪寺登街、禄丰世界恐龙谷、元谋人世界公园等科普研学基地。
(2)建设高原研学合作高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研学基地建设标准和认定体系,对标博鳌论坛、达沃斯论坛,围绕健康生活、康养旅居、生物多样性等议题,争取与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共同主办香格里拉国际系列研学论坛,力争“十四五”期间打造一批国际著名论坛品牌。依托省内高校与国内外顶尖院校资源,推动世界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建设。积极落实《昆明宣言》,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由行政命令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转变,强化科学和技术支撑,提升方法的科学性和效率性,加快构建指标体系,全面评估落实情况,积极总结并向世界传播“昆明经验”。
3.彰显高原特色文化魅力
(1)弘扬多彩民族文化。促进健康与优秀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努力将云南打造成中国少数民族健康生活方式体检地。依托“滇文化”、“爨文化”、“东巴文化”、“南诏文化”和“傣文化’等民族文化载体,不断收集、挖掘民族文化中的健康理念,推出一批以民族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健康雕塑、健康壁画、健康旅游推介片、健康歌舞剧等文化作品,打响健康茶文化、健康民族饮食、健康民俗传统节庆等品牌,创新推出一系列文化产品。借助健康文化传播平台,寓教于乐,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健康理念、健康心态、健康行为、健康习惯。围绕“金、木、土、石、布、食、艺、养”,推动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代元素融合发展,建设一批民族文化创意示范园。
(2)促进非遗合理利用。保护、传承和利用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学、游艺与杂技等云南多元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非遗保护研究基地建设,建立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
创新城市社区非遗传承与保护模式,创建一批氛围浓厚、工作机制健全、保障工作到位的“非遗在社区”示范点。实施云南博物馆群建设计划,重点扶持建设历史文化类、人口较少民族类、民族自治地区类、边境县市类、非遗技艺类、工业遗产类、线性文化遗产类、革命纪念类等八个类型的博物馆集群。推出“舞之旅”、“乐之旅”、“茶之旅”、“艺美之旅”、“康养之旅”等一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旅游线路。
(3)激活奇特地质文化。促进非旅游地质资源与旅游地质资源共生互促,围绕滇中高原湖泊和红土地,滇西北高原雪山、大峡谷以及高山草甸,滇西南热带雨林、岩溶,滇东南喀斯特地貌,滇西火山地热、河流坝子等奇特地质景观,科学开发利用地质文化资源,推动观光类和科考(科普)类等旅游产品协调发展,打造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一批地质博物馆,促进地质文化资源向地质旅游资源转变。
(五)激活服务链条,完善亲近友好设施
1.构建低碳绿色的交通服务体系
(1)建立快进交通系统。依托全省骨干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旅游快进交通“大环线”;着力补短板、优结构、促融合,推动主通道与康养目的地之间,城区与景区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旅游交通无缝对接,贯通“毛细血管”。
持续推进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机场、绿色港口、绿色运输场站建设,全方位推进交通绿色发展,打造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推动新建交通基础设施与绿色配套设施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提升旅游目的地通达性和便捷性,重点打造云南(昆明)—四川(攀枝花)—成都,昆明—曲靖—昭通—重庆,昆明—楚雄—大理—大滇西,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昆明—玉溪—红河等五条大健康快捷交通骨干走廊。加快与广西、贵州、重庆、四川、西藏交通网络联接,融入西南区域快捷旅游交通网络。
(2)健全漫游交通体系。实施旅游“慢下来”工程,支持更多景区建设特点突出、亮点显著、具有地域特色的绿美漫游交通网络。加快建设自行车道、步道等慢游设施,完善公交、游船、自行车、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游客中心、餐饮、住宿、购物、急救、公共卫生间、无障碍等设施,打造集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于一体的主题线路。
全面发展公交旅游,鼓励昆明、大理、丽江、瑞丽、景洪等旅游城市率先布局旅游穿梭巴士、特需公交、定制公交等。推动漫行城市建设,加快推进道路、城镇、景区慢行系统的连接,实现慢行系统在各类城市的无缝衔接,打造区域漫游交通网络。
(3)打造绿色交通体系。以昆明、丽江、大理、普洱、迪庆和保山等重点旅游城市为试点,实施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创建行动。大力推广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新能源车辆。新增和更新公共汽电车中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占比不低于80%,其他城市不低于50%。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车辆,鼓励新增和更新的城市公交、出租汽车、景区使用车辆、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优先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结合公路沿线自然环境、风景名胜、特色文化,开展绿美公路建设。
2.构建全龄友好型服务设施体系
(1)完善安全舒适养老服务设施。聚焦老年人的“就医、锻炼、买菜、陪护”等高频需求,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完善医疗设施配套,提高医疗服务可达性,建设省级医疗中心—州(市)医院—县域医共体—乡镇级卫生机构紧密协作的老年医疗服务设施体系。
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场景建设,完善养老数字基础设施。加快补齐社区养老设施短板,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社区配套用房建设范围,落实养老服务设施与新建住宅小区规划、建设、验收、交付“四同步”机制。
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居住区建设,适度增加健身场地、休息座椅、照明设施、监控与求助设备等适合老年人的配套设施。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推动家庭适老化改造,升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构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体系。
(2)完善妇幼友好型服务设施。对标先进地区,完善省、市、县级妇幼保健院和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省、州(市)、县三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全力推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以县域为单位,打造一批涵盖婚前、孕前、孕产期、产后和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妇女更年期等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县(市、区)。
推动具备助产技术服务资质和开展儿科、儿童保健服务的二医院进一步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推动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普惠性托育园覆盖率,提高婴幼儿家庭获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支持幼儿园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区提供托育服务。
(3)完善全龄全民友好设施。开展公共空间友好设计。加强城市街区、社区、医院、公园、公共图书馆、体育场所、绿地、公共交通等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友好化改造,全面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打造友好型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体系。打造全民健身运动友好设施。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合理设置健身、游憩、休闲等设施,建设全龄友好城市公园。打造全民智慧友好系统。
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全龄全民公共设施和服务系统。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