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玉珠中山用药小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驾驶员都知道酒后驾车的危险,但很少有人知道,药后驾车有时也很危险。据报道,酒后驾车的事故发生率为87%,而服用抗抑郁、镇定类药物后的驾车事故发生率可达97%,服用抗组胺类药物为72%。可见,服用某些药物后驾车造成的危险一点也不逊于饮酒。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驾驶人涉嫌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不得驾驶机动车”。但是,一些常用的非管制药品也会影响人们的驾车安全,可见“药驾”也很危险。
抗组胺药
治疗感冒也会用抗组胺药,因为感冒初期的主要症状是变态反应(即过敏),感冒病毒刺激机体释放出组胺,造成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状。目前在抗感冒药物中应用最多的是起效较快的扑尔敏,就是第一代抗组胺药,其主要不良反应有嗜睡、困倦、视力模糊、头痛等,含抗组胺的药物还有感冒清胶囊、感冒清片、鼻炎康片、维C银翘片、速效感冒胶囊等。
镇静催眠药
如巴比妥类药物,服用后能使人安睡,翌日还会有头晕目眩、乏力嗜睡和反应迟钝副作用。地西泮等苯二氮卓类药物也可产生嗜睡、轻微头痛、乏力、运动失调、视力模糊等副作用。
镇咳药
如可待因、咳必清、咳快好(苯丙哌林)等,有致疲劳倦睡作用,可能影响到思维与操作的敏捷性。
抗抑郁药
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多塞平、丙咪嗪、阿米替林等,容易出现嗜睡、眩晕、视力模糊、运动失调等副作用,所以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船、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
降压药和降糖药
降压药和降糖药对驾驶的影响,与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有本质的不同。降压药如心得安、硝苯地平等有引起嗜睡、头痛、眩晕和低血压反应等,不利于驾驶安全。各类降糖药物都具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潜力,但以胰岛素和磺酰脲类多见。如果降糖药选用不当也可能出现药物性低血糖反应,如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等,影响驾车安全。
抗菌药
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常有头痛、耳鸣、耳聋、视物不清、颤抖等不良反应,故驾车时慎用。
抗心绞痛药
服用硝酸甘油等药品的不良反应有搏动性头痛,在高速行驶、颠簸不平的车辆上尤甚。
抗心律失常药
如心律平、美西律等常有头痛、眼花、耳鸣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剂量过大可出现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甚至低血压昏厥。
中枢性减肥药抗菌
如芬氟拉明、安非拉酮、西布曲明等,长期服用或剂量过大都会出现心慌、头晕、眼花等不适症状。
保健品
某些保健品中的褪黑素对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中药天麻也含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天麻素,该成分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人参、西洋参制剂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心跳加快、发燥不安、头痛,甚至意识混乱等神经系统症状。所以,驾驶人员在行车疲劳时应注意中途停车休息,而不要过分相信提神醒脑药物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
抗组胺药及中枢镇咳药常出现在平时治疗感冒的复方制剂中,很容易被人忽视。如“白加黑”的黑片含有抗组胺药苯海拉明、中枢镇咳药右美沙芬;泰诺感冒片及日夜百服宁的夜片含抗组胺药扑尔敏及中枢镇咳药右美沙芬等;其他含有扑尔敏的复方制剂有康泰克、克感敏、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感冒灵等。
总之,上诉药物均可以诱发不同程度的头昏、视力下降、乏力、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因此,有车族最好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不要开车。另外,无论是医生开的药还是您自己去药店买的药,一定别忘了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牢记“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严格遵医嘱服药。对已知有不良反应,但不得不吃的药,要在开车前4小时服用,等身体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后再开车上路。
中山用药小知识
原标题:《吃了哪些药不能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