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城口鸡鸣乡将绿水青山变乡村振兴的金山银 [复制链接]

1#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25/9229788.html

城口鸡鸣乡场镇全景。(城口县委宣传部供图)

临近春节,城口县鸡鸣乡电商范天喜的线上商店,客户咨询、下单的提示音起此彼伏。为了满足客户们的需求,他开着车到各个村社收购农户的腊肉、香肠、干竹笋、干四季豆。

“路通了,产业起来了,生意也就更忙了。”1月21日下午,范天喜把刚从祝罗村收购回来的荞麦分装、包装,准备马上发快递。可在3年前才开张时,他的店并不被亲友看好。

作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鸡鸣乡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但耕地只有1万多亩,其中75%的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全乡贫困发生率达到26.9%;受自然条件和思想闭塞的制约,全乡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缓慢。

“路不通,卖起老火!”年,范天喜只卖出去一两万元的腊肉,供货的只有自己家和邻居,共三四户人。近年来,鸡鸣乡的路修通了,村民可以用车直接将农产品拉下车,当地还发展起食用菌、山地鸡、竹笋等产业。去年,范天喜通过网络将价值万元的产品销往山外,带动三四百户乡亲增了收。目前,全乡户、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通道路

“药财”滚滚来

“嘟嘟——”王英恒开着去年才买的皮卡车,沿着近70度陡坡的山路,轰鸣着直抵海拔米的金岩村九组。车里拉的是曾光全家的冰箱和洗衣机。

皮卡车稳稳地停在曾家门口,曾光全一家几口喜滋滋地迎出来,合力将这些“大件”搬进家。“盼了十几年了,今年总算洗衣服不用僵手了。”曾光全说。

这片海拔在多米的高山台地,因适宜中药材发展,近二三十年来已发展起木香、重楼等近万亩中药材,是金岩村六至九组的“聚宝盆”。但受制于破碎的地质条件,修路的计划一再被搁置。

“不通公路,蛮造孽的。”九组组长沈贤福说,村民赶场只能走羊肠小道,下一次山要花四五个小时。生产要用的肥料、农具,生活所需的大米、油盐,只能靠人力背或请骡子驮,每公斤运费2元。一袋10公斤的大米,请人运上山,就由50元涨到了70元。

“更恼火的是运药材下山!”搬完家什的曾光全说,烘干后的木香每亩产量公斤,运下山每公斤需要运费2.6元。前年,他收获了两吨木香,运下山卖了2.2万元,但运费花了元,拿到手只有1.7万元。由于背药材下山实在辛苦,在忙碌的收获季,拿钱也未必有人愿意干。

在脱贫攻坚战中,金岩村通组公路被纳入鸡鸣乡的议事日程。经测算,修通这条路要花余万元,即使是最容易实施的方案,也要啃一段长达6公里的“硬骨头”——在一段近90度的崖壁上凿出一条路来。尽管修这条路投资大、工程难度大,但这条路能解决4个组的农户出行需求,能让山上近万亩云木香外销不再难,值得!

经过近两年的修建,在经历三四十次因天气、塌方等造成的停工后,年3月,鸡鸣乡金岩村终于通了毛坯路,皮卡车也第一次开到山上。

路通了,村民们不断地夸“蛮好”:上下山的时间由过去的四五个小时缩短到1.5小时,米、油等生活物资与鸡鸣场镇上价格差不多,木香也可以就地销售了。道路修通后,上山收购的药贩也渐渐多了起来,有时一天有三四个上门,拉走总重七八吨的药材。曾光全家收获了三四吨木香,就这样在山上就变成了现钱。如果村民要运下山卖,每公斤的运费也降到了0.6元,相当于原来的1/4。

“今年开春,这条路马上就要硬化,到时下山就更方便了,我们发展产业的劲头也会更足。”沈贤福说,现在他和几位村民一起,正在试验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天麻和*参,引入设备监控温度、湿度,准备靠现代科技发“药财”。

近年来,鸡鸣乡在市经信委帮扶集团的支持下,努力改善路、水、讯等基础设施:实施通畅工程58.5公里,通达工程53.公里,行*村通畅率达%;累计投资万元,新建饮水池38口,全乡集中供水率达85%以上,解决辖区户农户饮水安全;辖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入户通电和村村通动力电达%;建成无线通讯基站42个,行*村光纤覆盖率达%,米内20户以上人口聚居区4G信号网络覆盖率达到%,场镇免费wifi全覆盖。

壮产业

抱团发展“金字招牌”

1月22日,天气晴朗。鸡鸣乡场镇半山腰上,一级级白色石块砌成的梯田中,镶嵌着茂密的绿色茶树。伴着不远处鸡鸣寺的钟声,这片新建的标准化茶园,在朔风中正积蓄着生长的能量。

茶园内,年过六旬的谢艾均正仔细地薅着草,满头大汗。“以前我们种茶可没这么仔细,能收多少就收多少。”谢艾均说,“现在不同了,要把鸡鸣的茶搞起来,必须管细些。入冬前,我们还给茶园施了有机肥。”

谢艾均曾是泥水匠,在外四处务工。但几年前,他生了一场重病,失去了劳动力,只能干些轻活,他家也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只能靠在鸡鸣乡及其周边打零工维生。

在全乡的脱贫攻坚中,鸡鸣茶被列为发展的重点产业。年,乡里实施国土整治项目,鸡鸣寺周边0亩坡地被纳入整治范围。整治后的梯田种上“蒙山一号”“*山白茶”等新品种,并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带动周边茶农实现规模化发展。

“抱着鸡鸣茶的‘金字招牌’,却没把产业发展起来,会蛮遗憾。所以我们想通过‘抱团’的方式,扩大种植规模、提升茶叶品质。”鸡鸣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王仕刚说。目前合作社已带动了两百多户茶农,其中贫困户有50多户。平时则请了十几名当地村民进行管理,其中有五六名贫困户,每人每天有元左右的工钱。“这样,贫困户也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王仕刚表示。

在标准化茶园不远处,是年才改造完成的鸡鸣茶厂。在全封闭式车间内,工作人员罗建友正在检修绿色的现代化茶叶加工生产线,为即将到来的采茶季作准备。

“以前的工厂是半封闭式厂房,无法完全杜绝灰尘,很多工序必须靠‘手动’。”在此工作了十多年的罗建友介绍,去年,新投入的现代化自动生产线投用,让鲜叶不用落地就变成茶叶成品,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例如选捡茶叶的工序,原来10个工人一天才捡50公斤,一台色选机一天可选捡公斤左右,还能确保茶叶质量。

茶叶的发展,为茶农带来实惠。今年55岁的彭贤培,就将整治过的坡地全种上了新品种的茶叶,面积接近10亩。

“以前每家每户只有1亩茶园,大家都没把种茶当回事。”彭贤培笑着说,当时茶园一年四季也没打一次肥,两三年才修剪一次。一年下来,每亩鲜叶只能卖五六百元,相当于在外面打两三天小工的工钱。

去年,鸡鸣茶厂第一次用这套设备生产出的明前茶,售价卖到每公斤两千多元,比原来翻了一番多。同时,除芽尖茶外,还可以生产普通绿茶。彭贤培去年5月采摘的鲜叶,以每公斤8至10元卖给加工厂,每亩能收入0多元。

为实现产业扶贫、带贫、益贫,鸡鸣乡形成了3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19家,培育致富带头人18名,累计为户贫困家庭发放小额贷款5万元,用于发展产业。目前,全乡茶叶种植面积余亩,直接带动户贫困家庭增收;1.4万亩中药材年产值达2万元,直接带动47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建成年产75万菌袋的香菇产业基地,全乡香菇产业年产值达万元,带动26户贫困家庭增收,同时解决了47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业。

发奖金

“争当贫困户”变“争做脱贫户”

1月22日早上,罗兴玉推着做馅饼的小车到鸡鸣中心校附近卖早餐。她微笑着给孩子们煎饼、找钱,看着这些蹦蹦跳跳的孩子们,她忍不住说:“这多像我儿子小时候呀!”

罗兴玉和唐定*的大儿子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读研究生。去年10月,乡*府奖给她家0元作为奖学金。

“那天很多人都来恭喜我家儿子得奖学金,心头高兴得很。我平时不喝酒,但那天专门去买了点瘦肉炒了一盘,喝了两口白酒。”罗兴玉还专门打电话告诉了远在东北的儿子。儿子也很高兴:“这不仅是鼓励我的,也是奖励妈妈你为这个家作的贡献!”

罗兴玉的丈夫因工伤失去一只手,只能帮熟人照看工地,每月收入0元;自己有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每天都要吃三次药;大儿子读大学,小儿子上初中,处处都需要钱。

罗兴玉只能连轴转:凌晨四点过起床准备卖早餐,晚上七点过收摊,准备第二天的材料;周末回老家照管地里的小菜和玉米、土豆。

“我们一家都得到了*府的照顾。”罗兴玉感激地说,她以前每个月的药钱都要多元,如今办理特病后,两个月才花7元。两个儿子的学费被减免,生活费也有补助。

“不怕你笑,有时候真是觉得撑不住了,很想放弃。”罗兴玉抹起了眼泪,“但回转一想,娃儿这么争气,*府也在不断地照顾我们,又撑了过去。”

年,鸡鸣乡开始向鸡鸣籍的学子发奖学金:县内学校获校级奖励的,可获50元;考上本科可获0元,考上研究生可获0元,攻读博士可获元。目前已有名学子获得了13.8万余元的奖励。

“前几天,我给儿子说,*府和社会这么关心我们,他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这份恩。”罗兴玉还鼓励儿子考博士,拿下元的博士奖学金。

扶贫要实现“志智双扶”,方能斩断“穷根”。近年来,鸡鸣乡累计投入0万余元,新建鸡鸣小学综合楼、翻新了教学楼和学校附属设施;组建脱贫攻坚*策宣讲队1支,开展“鸡鸣人讲鸡鸣事”系列宣讲活动27场次;评选“脱贫光荣户”35户、“鸡鸣最美家庭”户、“新乡贤”11名、“卫生之家”户、“六美”农家37户;通过爱心积分、红黑榜等多种不同形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辖区贫困群众实现了从“争当贫困户”到“争做脱贫户”的转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