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CSATISC)于7月9日-7月11日采用线下+线上的会议形式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众多脑血管领域的优秀专家及青年骨干,为大家带来一场学术盛宴。期间,眩晕论坛火爆开场,各位专家就眩晕疾病的各个热点话题做了精彩报告。下面,节选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分享。
前庭性偏头痛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付锦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付锦教授汇报的主题是“前庭性偏头痛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主要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概述和发展演变、临床表现和诊断、发病机制、防治药物及预测。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VM)是临床上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以反复发作性的头晕或眩晕,常伴恶心、呕吐,伴或不伴头痛症候的一种疾病,其发展演变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3%,VM终生患病率为1%;国外(10.3%~21%;1%~2.7%),且个体差异较大,最初的眩晕症状常常是自发的,随着病程的进展也可出现诱发性眩晕。首次发作可头痛,也可眩晕,多数头痛数年后出现眩晕;少数眩晕起病;极少数始终无头痛(易误诊),部分偏头痛与眩晕发作始终相伴。所以眩晕和头痛发作,可单独可同时。头痛可在眩晕发作的前/中/后。因此,锦教授指出:前庭性偏头痛有临床变色龙的特点,反映了其背后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在这个领域人类仍然是雾里看花,那个古老而客观的疾病真相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
复发性头晕和眩晕的诊治
戚晓昆
医院神经内科学部第六医学中心
概念:头晕(dizziness):指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障碍的感受,没有运动的虚假或扭曲的感觉,即无或非旋转性的感受。眩晕(vertigo):指在没有自身运动时的自身运动感觉或在正常头部运动时扭曲的自身运动感觉。包括虚假的旋转感觉(旋转性眩晕)及其他虚假感觉,如摇摆、倾倒、浮动、弹跳或滑动(非旋转性眩晕)。复发性指同一症状发作两次或两次以上。
复发性头晕和眩晕的诊断思路流程:
复发性头晕和眩晕的治疗:
发作期治疗:治疗原则是针对头晕、眩晕、呕吐等前庭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可选前庭抑制剂,或镇静剂。急诊时常用天眩清(天麻素注射液)。也可口服己酮可可碱、眩晕宁等。
发作间期治疗:依据患者眩晕/头晕等临床症候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综合考虑给予预防性药物治疗,口服己酮可可碱、丙戊酸钠等。
中医治疗:遵循急则治标缓而治本的原则。发作期及发作间期依据发作和失能的频度相应给予序贯或单独口服改善循环药物、如天舒胶囊等。
戚教授通过几个典型病例分享,小结了临床诊治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①两种疾病都很常见,有的可复发;
②复发性头晕常见的病因:前庭性偏头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心因性头晕[CSD、PPV、PPPD],后循环缺血,高血压病,药物的副作用,耳科相关的头晕疾病,前三者比较常见;
③复发性头晕和眩晕患者病史从小时候开始问,要问既往有无头痛?三代以上人群有无家族史;
④大体观:血常规、药物使用、血压等;
⑤中老年要问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有无;
⑥“天天头昏/头晕”就要考虑心因性头晕的鉴别,需要精神状态及人格的评价,更需要精神心理治疗。
⑦反复眩晕:“戏剧性”发作,发作:急风暴雨、波涛汹涌、翻江蹈海、上吐下泻、大汗淋漓。发作后:雨过天晴、风平浪静、完好如初。影像检查:部分MRI示皮质下、半卵圆中心“腔隙样”小灶病变,注意“前庭性偏头痛”的识别与诊治;
⑧恶性头晕/眩晕[后循环梗死]非一般症状,应小题大作;
⑨重视复发性头晕和眩晕的诊断随着病程可以转化或合并其他诊断;
⑩头晕诊断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颈椎性眩晕的诊断及鉴别
李中实教授
医院
李中实教授汇报的主题是“颈椎性眩晕的诊断及鉴别”。李中实教授通过两个病例介绍的形式,分享了颈性眩晕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但同时也指出,目前临床上关于颈性眩晕仍存在较多问题:如颈性眩晕是否存在?是否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存在?症状繁多个性化症状较强?反复发作是否可以自愈?仍无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发病机制不清楚,多因素致病?缺乏与临床相近似的动物模型?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尚缺乏多中心证据级别较高的研究;因此,基础与临床结合;多学科联合研究是破解颈性眩晕的有效途径。
中国卒中学会学术年会(CSA)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
来源:天坛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