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论ldquo粗守形,上守神rdqu [复制链接]

1#

论“粗守形,上守神”

朱杰

《内经》“先立针经”。以针道灵巧,枢机玄奥,得名《灵枢》。首卷首篇《九针十二原》开宗明义:“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大意是:针之要道,常法说时容易,深入精微难及。粗工重形质,只看到皮肉筋骨脏腑器官等形迹,局限于治疗“人的病”;上工重气化,注重寻察神机的异常,而能整体调和“病的人”。正邪共会之际,变化神明难测。辨正气盛衰于疑似之间,识邪气往来于出入之门,不去认清疾病的蛛丝马迹(形),又怎能探知致病之原本(神)呢?“粗守形,上守神”,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谆谆告戒医者务必“守神”而刺,不可象粗工那样止于“守形”。这一昭示着纲纪和灵*的经文,意味深长,值得含英咀华。领会其奥妙,就找到了学习经典的门径;悟透其精神,就掌握了开启宝库的钥匙。虽言用针之道,其实诸治皆然。启发我们进一步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真正领会中医经典的精髓,更好地从事中医药临床实践,并拓展于养生治未病等领域。

一、粗上之分——技进乎道的两种境界

“粗”者,粗浅,粗略,粗疏也。从看得着、摸得到的客观存在等浅层次的认识上初步取得“形”的概念。“上”者,高也,形而上也。能透过千变万化的现象,抽象概括出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在深层次的认识上达到高级水平。粗与上是相对而言。从“粗守形”到“上守神”,是由表探里、由浅入深、察近知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

考杨上善《*帝内经太素·九针要解》中“上守神”作“工守神”。粗与上,又是粗工与上工的对比。上工善于“随变而调气”,“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粗工往往昧于“同气异形”,“不知浮沉离合之道”,且“不知机道,叩之不发,补泻失时”,“粗工兇兇,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不知抓住先机,认准时机,把握病机,而又自以为是,昂然自得,难免“迷诊乱经”。“粗与上”不仅反映了层次的浅深之分、技术的粗精之分,还包含了医德的高低之分。

“粗守形,上守神”与下文中的“粗守关,上守机”宜作互文看。关者,弓弩,机关,关窍,机巧,喻经穴、针具。机者,弩牙,扳机,枢要,关键,喻针法,时机。粗工常常拘于局部、形迹、技术、器具,上工犹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