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春,大地回春,春天来了,风和日暖,万物生长,本文提要一、略说二、立春三候三、立春民俗1.迎春2.贴“宜春”3.吃春盘、春饼四、立春养生1.春季养生准则2.避风3.避免肝阳上亢4.多甘少酸5.春季升发6.一年四季,皆要养肾藏精,欲不可纵五、立春诗词一、略说立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太阳到达*经°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所以立春有吉祥的含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春就表明万物潜藏的冬季已经过去,即将春暖花开,迎来万物复苏,“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是欣欣向荣的开始,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古代的很重视立春,立春的时候去迎春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迎接立春的仪式,二、立春三候每个节气都有三个物候,每个物候是五天,我们来看立春三候:初候东风解冻初候东风解冻,第一个五天的时候,东风送暖,气温回升,大地开始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二候蛰虫始振,第二个五天的时候,冬眠的小动物,蛰居的小虫子,慢慢的在洞中苏醒,开始活动了,三候鱼陟负冰三候鱼陟负冰,第三个五天的时候,因为天气缓和了,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儿开始到水面上游动,但是此时河里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这些碎冰就像被鱼负着一样游在水面,三、立春民俗立春的民俗有很多,有迎春、贴宜春等等,饮食方面有春盘、春饼等等,1.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先要预演,所以俗称“演春”,迎春是在立春的前一天进行的,是为了把春天和句芒神迎接回来,立春之后,人们可以外出郊游,能抒发心情,春天是舒展、升发的季节,对应人体的肝,肝喜欢条达舒畅,就像树木一样,自由生长,不受约束,人们在春天外出郊游,可以起到调节心情的作用,虽然早春天气比较还没有那么暖和,花草也没有生长的那么旺盛,但是如果细心的话,就可以发现细微之处的美,比如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就写了早春时候的美景,诗写的很好,观察的非常细腻,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诗值得我们略微翻译一下,写的真的很好,大道上丝丝小雨,远远望去,草色好像连成一片,但是近看又显的稀疏,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胜过杨柳满城的暮春时分,尤其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一句写的真秒,那种初春丝丝细雨,微微草色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给人无限神思,这首诗写的真的是入心了,如果诗人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很高的文采是写不出如此精妙的诗句,所以我们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感受美的心灵,就能发现细微之处的美丽,春花秋月,目之所及,皆能感之于心,笔之于文字,则文章自能生花矣,2.贴“宜春”还有贴“宜春”,古人在立春的时候多贴“宜春”,慢慢的就发展为我们现在的贴春联,表达了劳动人民对于迎吉纳福的愿望,是很好的寓意,写到春联,总会有很多回忆,记的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每到将要过年的时候,就开始写春联,那时候的心是欢喜的,年味越来越浓,这种回忆,到如今每次想起来,心里都有童年的感觉,3.吃春盘、春饼春盘就是把蔬菜、瓜果、糖饼放入盘中拼成盘,有韭菜,菠菜,生菜,豆子,土豆丝等等,春饼就是一种薄饼,用饼卷着蔬菜来吃,把春饼、生菜放在一个盘子里,就是上面说的春盘,《四时宝镜》里面记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这本书是唐代的,说明早在唐朝,人们就已经开始吃春盘、春饼了,可见历史还是很久远的,四、立春养生我们再来说说春天的养生,1.春季养生准则我们再欣赏《*帝内经》中关于春天的优美文字:“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春天是是发陈的季节,“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就是让我们养好生生之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这也是一种生发的状态,早点起床到户外去,我们看“被发缓形”这个词,就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这都是生机,这段文字读起来就给人一种愉快明朗,缓缓而生的感觉,这就是春季,我们要顺应这种升发的状态,2.避风春季风邪当令,我们要避免风邪的侵袭,“风为百病之始”,常夹杂其他邪气为患,比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所以“避风如避箭”,要做好防护,春天不要着急的把厚衣服脱下来,春捂秋冻,初春还是比较冷的,多捂捂,不要温度只要风度是不可取的,3.避免肝阳上亢春天对应的是木,木最喜欢生发条达,舒畅无碍,春天肝胆疾病多发,中风患者可能比较多,尤其是平时脾气比较大,又熬夜或者房事不节制。造成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因为熬夜,房事伤肾,肾为水,肝为木。水能涵木,肾为肝之母。当肾水亏虚了之后,滋养不了肝木,而又逢春天升发之时,肝火又比较旺,此时的肝气肝火没有了肾水的滋养,就会往上冲,有的可能会头胀头晕,血压高,或者中风,尤其是再喜欢平时整点小酒儿的朋友,肾水虚于下,肝气肝火无所制约,就会往上走,就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4.多甘少酸春天的饮食结构,应该是多甘少酸,我感觉有两层意思,第一是虽然春天肝气应该升发,但也不能生发太过,生发太过也不好,过犹不及,这就是中国的智慧,不多也不少,刚刚好,因为甘味的特性是缓,甘能缓之,让升发的肝气缓一缓,像是拉一下野马的缰绳。第二是春天对应的是木,对应的脏是肝,酸味入肝,肝气最容易乘脾,就是欺负脾,因为脾属土,木克土,克的厉害了,就叫做“乘”,就是一种病态了。所以要多吃一些甘味的来强一下脾,缓一下这种势头,因为甘味是入脾的,这也是治未病的一种体现。5.春季升发春天是升发的季节,春天的“正菜”是韭菜,韭菜是割了一茬又长出来,升发得力量是很强的,这就是在春气之中的蔬菜,所以特性也和春气一样。我们要顺应天时,和大自然保持一致。中医叫做“天人合一”,我们的老祖宗真的是非常有智慧,注意是智慧,而不是聪明,聪明乃小道,而智慧才可洞悉真谛,我们要时常保持清静,因为“静能生慧”,春天是升发的季节,大家心情要保持舒畅,好的心情怎么获得呢?好的心情不是所得到的多,而是所求的少,所谓“知足常乐”,还有一种快乐就是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其实帮助别人,自己的内心是最快乐的,不信的话,大家可以试试。6.一年四季,皆要养肾藏精,欲不可纵《*帝内经》还有句话“冬不藏精,春病必温”,意思就是冬天不能藏精气,到了春天的时候,正气不足,就很容易患上温病。《素问》还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意思就是精是身体的根本,所以藏精了,春天就不会患温病。怎么藏精呢?最重要的三条:1、节制房事2、不熬夜3、不要思虑过度藏精就是养肾,肾为水,肝为木,在五行生克关系中,水生木,也就是说肾为肝之母,上面说当肾水不足的时候,肝阳就会上亢,引起头晕头痛,甚至中风等疾病,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中风,常用的方剂有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等,药物有滋肾水的,有清肝火的,有平息内风的,有重镇引血下行的,滋肾水的比如生地、麦冬等,清肝火的比如栀子、*芩等,平息内风的比如天麻、钩藤等,重镇引血下行的比如代赭石、牛膝等,可以用一些重镇潜阳的药物,比如龟板、龙骨、牡蛎等,还可以加一些疏肝的药物,但是不能疏肝太过,柴胡是疏肝的常用药,但是柴胡有点猛,可以用一些比较柔和的疏肝药,比如生麦芽、茵陈等,春天我们要保持心情舒畅,生活和心情都要与春季的升发之气相应,身体方面要疏肝,同时还要健脾,还要养肾,顺应自然规律,做到身心俱佳,五、立春诗词再给大家再摘录几首春天的诗,让大家感受一下诗的优美,从而心情舒畅,宋代张栻的《立春偶成》写的很好,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还是宋代诗人王镃,写的《立春》这首诗也很好,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以前我也写过两首立春的小诗,《立春》一身春色尚纤薄,掬承落雪轻手呵。何向颗心充诗趣,东风初上梅花坡。.2.5写于河北上谷郡《立春有感》忽觉冬已尽,何曾送雪来。梅枝开无味,月影入楼台。临望千山小,若梦慰憾哉。吾爱春意趣,不逊浩然怀。.2.4作于北京愿大家心情舒畅,幸福绵长~.2.4写于立春的宣化.2.3微修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