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一阶段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 [复制链接]

1#

震惊

金墨莲携一堆乱七八糟的文字强势回归

第一节

头痛:上一篇(ppt)

第二节眩晕

眩晕:是以目眩和头晕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头晕是指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历史沿革

有关眩晕的论述首见于《*帝内经》,称之为“眩”、“眩冒”;“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

刘完素主张眩晕应该从“风火”立论;朱丹溪提出“无痰则不作眩”,并提出当“治痰为先”;张景岳指出“无虚不能作眩”,治疗上当以“治虚”为主。

虞抟《医学正传》记载:眩运者,中风之渐也。

病因

①.情志不遂

②.年老体虚

③.饮食不节

④.久病劳倦

⑤.跌扑坠损

⑥.失血:外伤、吐衄、崩漏、便血、新产。

⑦.外感六淫:经脉运行不畅

⑧.劳倦过度:损伤肾精

病机

主要有“风”、“痰”、“虚”、“淤”诸端,以内伤为主。

本病的病位在脑,与肝脾肾三藏密切相关。

病性

眩晕的病性有虚实两端,临床上以虚证居多。

脾胃不足,肾虚髓空,皆可导致脑窍失养而作眩,是为虚证;若痰浊上蒙神窍,或淤血闭阻经脉导致清窍不利而作眩,是为实证。

诊断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扑倒。

可伴有恶心、呕吐、汗出、耳鸣、耳聋、心悸、以及面色苍白、眼球震颤等表现。

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慢性起病逐渐加重。

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或跌扑损伤等病史。

辨治备要

一、辩证要点

1.辨相关脏腑眩晕乃风眩内动、清窍不宁或清阳不升,脑窍失养所致,其病位在脑,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但与肝关系尤为密切。

肝气郁结者兼见胸胁胀痛、时有叹息;

肝火上炎者,兼见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胁肋灼痛;

肝阴不足者兼见目睛干涩、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肝阳上亢者,兼见头胀痛、面色潮红、急躁易怒、腰膝酸软;

肝风内动者,兼见步履不稳、肢体震颤、手足麻木等表现。临证以肝阳上亢者多见。

因于脾者,若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兼见纳差乏力、面色觥白;若脾失健运,痰湿中阻者,兼见纳呆呕恶、头重如裹、舌苔腻浊诸症。因于肾者,多属肾精不足,兼见腰酸腿软、耳鸣耳聋、健忘呆钝等症。

2.辨虚实标本凡眩晕反复发作,症状较轻,遇劳即发,伴两目干涩、腰膝酸软,或面色白、神疲乏力、形赢体弱、脉偏细弱者,多属虚证,由肾精不足或气血亏虚所致。实证眩晕,有偏痰湿、瘀血及肝阳、肝风、肝火之别。若眩晕较重,或突然发作,视物旋转,伴呕恶痰涎、头沉头痛、形体壮实、苔腻脉滑者,多属痰湿所致;眩晕日久,伴头痛固定不移、唇舌紫暗、舌有瘀斑、脉涩者,多属瘀血所致;肝阳风火所致者,眩晕、面赤、口苦、烦躁易怒、肢麻震颤,甚则昏仆,脉多弦数有力。总之,临证眩晕虚证多关乎气、血、精;实证多关乎风、痰、瘀。3.辨缓急轻重眩晕临证病势多缓急不一。因虚而发者,病势绵绵,症状较轻,多见于久病、老人及体虚之人;因实而发者,病势急骤,症状较重,多见于初病及壮年、肥人。若眩晕久稽不愈,亦可因实致虚或虚中夹实,而成本虚标实虚实互见之势,症状时轻时重,缠绵难愈,或有变生中风、厥证之虞。

4.辨体质

面白而肥,为气虚有痰,面黑而瘦,为血虚有火。

治法方药

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虚者当补益气血,滋养肝肾,填精益髓;实者当潜阳熄风、清肝泻火、化痰祛瘀。

肝阳上亢

01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急躁易怒,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扑倒,颜面潮红,肢麻震颤,舌红苔*,脉弦或数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

痰湿中阻

02

临床表现:眩晕,头重如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瘀血阻窍

03

临床表现:眩晕,头痛,且痛有定处,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多伴见舌下脉络迂曲增粗,脉涩或细涩。

治法:去瘀生新,活血通窍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气血亏虚

04

临床表现: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恍白,神疲自汗,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方药:归脾汤

肾精不足

05

临床表现: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哦,或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沉细无力,迟脉尤甚。

治法:滋养肝肾,填精益髓

方药:左归丸

第三节中风

中风,又叫卒中,是以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甚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称本病为“偏枯、仆击、薄厥、大厥”。“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东汉时期,张仲景《金匮要略》始有“中风”病名及其专篇,并有(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既不是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的记载。

王履《医经溯洄集》:“因于风者,真中风,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

张介宾《景岳全书》明确提出“中风非风”说,认为中风是“内伤积损”所致;并提出了: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李中梓《医宗必读》又将中风重症分为闭证和脱证。

孙思邈《千金要方》:风懿最重,风痱较重,偏枯稍轻,风痹最轻。

明代吴昆指出:阴阳易位,升降失常。叶天士创立“肝阳化风”之说。

近代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提出了脑充血和脑贫血的观点,

病因

中风的发生主要因内伤及损,情志过极,饮食不节,体态肥盛,引起虚气留滞,或肝阳暴张,或痰热内生,引起内风旋动,气血逆乱,横窜经脉,直冲犯脑,导致血瘀脑脉或血溢脉外,发为中风。

1.内伤积损随着年龄老化,正气自虚,或久病迁延,或恣情纵欲,或劳逸失度,损伤五脏之气阴,气虚则无力运血,脑脉痰滞;阴虚则不能制阳,内风动越,突发本病。

2.情志过极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或暴怒伤肝,肝阳暴张,内风动越,或心火暴甚,风火相扇,血随气逆,引起气血逆乱,上冲犯脑,血溢脉外或血痰脑脉而发为中风尤以暴怒引发本病者最为多见

3.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醇酒,伤及脾胃,酿生痰热,痰痰互阻,积热生风,导致脑脉瘀滞而发中风。

4.体态肥盛肥盛之人多气衰痰湿,易致气血郁滞,因风阳上扰而致血脑脉,发为中风。

病机

中风的病机概而论之有“风(肝风、外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瘀(血瘀)虚(阴虚、血虚)”五端,关键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本病的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

本病的病机演变常见于本虚标实之间。

急性期以风、火、痰、瘀为主,常见风痰上扰,风火相煽,痰瘀互阻,气血逆乱等标实之象。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则以虚中夹实为主,多见气虚血瘀,阴虚阳亢,或血少脉涩,阳气衰微等本虚之证

诊断

急性起病,发展迅速,具备“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

具备突发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神志昏蒙(主证);如头晕、目眩、头痛、行走不稳、呛水呛食、目偏不瞬(次证)。

症状和体征持续24小时以上;

多发于年龄在40岁以上者。

根据病灶性质可以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中经络(符合中风诊断标准但无神志异常)和中脏腑(符合中风标准但有神志异常);

根据病程时间,可分为急性期(发病后两周内,中脏腑可至一个月),恢复期(两周到6个月内),后遗症期(六个月以上)。

辨治备要

一、辨证要点

1.辨中经络与中脏腑

中经络

中脏腑

症状特征

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

神志表现

不伴神志昏蒙或神志恍惚

伴神志昏蒙或神志恍惚

病变部位

病变较浅

病变较深

病情程度

病情较轻

病情较重

2.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

脱证

病性

邪闭于内,多为实证

阳脱于外,多为虚证

症状、舌、脉

神志昏蒙,牙关紧闭,肢体强痉;

阳闭:兼面赤身热,口臭气粗,躁扰不宁,舌红苔*腻,脉弦滑数;

阴闭:兼面白唇暗,四肢不温,静卧不烦,痰涎壅盛,舌淡苔*腻,脉沉滑或缓。(3.辨阴闭与阳闭)

昏聩不语,口合目张,肢体松懈,收撒尿遗,鼻鼾息微,汗多肢冷,舌萎,脉微欲绝

4.辨顺势与逆势

起病即中脏腑,或突然神昏,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甚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及呕血,均数逆象,病情危重,预后不良。若神志转清,病情由中脏腑向中经络转化,病势为顺,预后多好。中风恢复期之后,仍有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不利,口舌歪斜等症,均数中风后遗症范畴。

5.辨真中类中

真中风是由于络脉空虚风邪入中经络而致,患者发病有感邪病史,并兼有恶寒发热,周身不适或肢体疼痛等表证。

类中风是由阳化风动,气血上逆,挟痰挟火,流窜经络,蒙蔽清窍而成,病因为内伤所致。

二、治法方药

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中脏腑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

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

恢复期即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瘀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

辨证论治

(一)中经络

风阳上扰

01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舌强不语;急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尿赤便干,舌红少苔或苔*,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息风潜阳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

风痰阻络

02

临床表现:肌肤不仁,甚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謇涩或不语,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熄风化痰,活血通络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附:风痰入络证

临床表现: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恶寒发热,手足拘挛,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半夏、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川乌、木香、枳壳);大秦艽汤(秦艽、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生地、熟地、当归、川芎、赤芍、白术、茯苓、生石膏、*芩);牵正散(全蝎、白附子、白僵蚕)

痰热腑实

03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言语蹇涩,腹胀、腹干或便秘,舌质暗红或暗淡,苔*或*腻,脉弦滑或兼数。

治法:清热化痰,通腑泻浊

代表方:星蒌承气汤

气虚血瘀

04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謇涩或不语,面色无华,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心悸,便溏,手足或偏身肿胀,舌质暗淡或瘀斑,舌苔薄白或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法:益气扶正,活血化瘀

代表方:补阳还五汤

阴虚风动

05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一侧手足沉重麻木,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双目干涩,腰酸腿软,急躁易怒,少眠多梦,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涩。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

痰瘀阻络

06

临床表现: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舌紫暗,脉弦滑。

治法:化痰祛瘀,活血通络

代表方:温胆汤合四物汤或解语丹

肝肾亏虚

07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治法:滋养肝肾

代表方:左归丸合解语丹

(二)中脏腑

阳闭

01

临床表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兼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开窍醒神

代表方:羚羊角汤合用安宫牛*丸

阴闭

02

临床表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白唇暗,四肢不温,静卧不烦,舌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温阳化痰,开窍醒神

代表方:涤痰汤合用苏合香丸

脱证

03

临床表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合目张,鼻鼾息微,手撒遗尿,汗多不止,四肢冰冷,舌萎,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固脱

代表方:参附汤

附:中风不语分肝脾肾三经

1.病邪偏在脾者,加苍术,半夏,陈皮;

2.病邪偏在心者,加珍珠母,琥珀;

3.病邪偏在肾者,加地*饮子。

第三节痫症

痫症又称癫痫,是以发作性神情恍惚,甚则突然扑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发作后常有疲倦乏力等症状。

历史沿革

《*帝内经》中称本病为“胎病”;

张仲景提出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

隋唐时期,首次提出“癫痫”或“痫”的病名(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朱丹溪主张治疗应“大率行痰为主”;

张子和:汗吐下三法并行;

王肯堂将癫狂痫加以区别;

王清任认为痫症的发生与“元气虚”与“脑髓淤血”有关,并创*芪赤风汤和龙马自来丹治疗本病证属气虚血瘀者。

病因

1.禀赋异常痫证之始去幼年者多见,与先天因素有密切关系,所谓“羊癫风,系先天之元用不足”。胎儿在母腹时,母亲突受惊恐血致气机逆乱,精伤肾亏,或是妊娠期间母体多病,过度劳累、服药不当等原因损及胎儿。使胎气受损,胎儿出生后发育异常,发为本病。另外。父母体质虚弱致胎儿先天禀赋还足,或父母本患痫证而脏气不平,胎儿先天禀赋异常,后天亦容易发生痫证。

2.情志失调

七情中主要责之于惊恐,如《证治汇补·痫病》:“或因卒然闻惊而得,惊则神出舍空,痰涎乘间而归之。”由于突受惊恐,致气机逆乱,痰浊随气上逆,蒙蔽清窍;或五志过极化火生风,或肝郁日久化火生风,风火夹痰上犯清窍,元神失控,发为本病。小儿脏娇嫩,元气未充,神气怯弱,更易因惊恐而发生本病。

3.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内蕴;或气郁化火,火邪炼津成痰,积痰内伏,一遇诱因,痰浊蒙敝元神清窍,发为本病。

4.脑窍损伤

由于跌仆撞击,或出生时难产,或患他病,如温疫(颅内感染)、中*等导致脑脉瘀阻或脑窍损伤,而致神志逆乱,昏不知人,而发为本病。

本病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等脏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积痰内伏,经风火触动,痰瘀互结,上蒙清窍而发病。

《医学纲目·癫痛》所云“癫痛者,痰邪逆上也”即是此意。

病理因素涉及风、火、痰、等,尤以痰邪作崇最为重要。病证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化两大特点,寒聚气逆,闭阻清窍,则痛证发作:痰降气顺,则发作休止;若风阳痰火逆而不降,则见痛证大发作。至于发作时间的久暂,间歇期的长短,则与气机顺逆和痰浊内聚程度有密切关系。因痰胶固难化,故痫证久发难愈,反复不止。

病机关键:

本:心脑神失用

标:风火痰瘀

本病的病理性质属虚实夹杂

诊断

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扑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且苏醒后对发作时的情况全然不知。

任何年龄、性别都可发病,但多在儿童期、青春期、青年期发病。

发作前可有胸闷、叹息、眩晕等先兆症状,发作后常伴疲乏无力。

多有家族史或产伤史,老年人可有中风史,每因劳累、惊恐,情志过极等诱发。

辨治备要

1.辨病情轻重痫证发作有轻重之别。判断本病之轻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分:

从时间方面看,一是病发持续时间之长短,一般持续时间长则病重,短则病轻;二是发作间隔时间之久暂,即间隔时间短则病重,间隔时间长则病轻。从症状方面看,轻者仅有呆若木鸡,不闻不问,不动不语,可无抽指,或见筋惕肉眸,可突然中断活动,手中物体突然落下,或头突然向前倾下而又迅速抬起,或短暂时间眼睛上翻,或两目上视,经数秒钟或数分钟后即可恢复。重者则来势迅急,猝倒嚎叫,四肢抽摇,小便自遗,昏不知人。

从病机方面看,病情轻重与痰浊浅深和正气盛衰密切相关,病初正气未衰,痰浊不重,病情相对较轻,多易愈。如若反复发作,正气衰弱,痰浊不化,愈发愈频,正气更衰,互为因果,病情亦渐重。2.辨病性虚实病证发病初期多属实证,反复发作日久则为虚实夹杂。发作期多实或实中夹虚,休止期多虚或虚中夹实。阳痫发作多实,阴痫发作多虚。实者当辨风、痰、火、瘀之别,如来势急骤,神昏猝倒,不省人事,口噤牙紧,颈项强直,四肢抽搞者,属风;发作时口吐涎沫,气粗痰鸣,呆木无知,发作后或有情志错乱,幻听错觉,或有梦游者,属痰;如摔倒啼叫,面赤身热,口流血沫,平素或发作后有大便秘结,口臭苔*者,属火;发作时面色潮红、紫红,继则青紫,口唇紫,或有颅脑外伤、产伤等病变者,属瘀。虚者则当区分脾虚不运、心脾两虚、心肾两虚、肝肾阴虚等不同。3.辨阳痫、阴痫痫证发作时有阳痫、阴痫之分。发作时牙关紧闭,伴面红、痰鸣声粗、舌红、脉数有力者多为阳痫;面色晦暗或萎*、肢冷、口无怪叫或叫声低微者多为阴痫。阳痫发作多实,阴痫发作多虚。

治法方药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治疗遵循“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原则

巧用辛热开破法

注重虫类药和芳香开窍药的应用

辨证论治

一、发作期

阳痫

01

临床表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色潮红,紫红,继之转为青紫或苍白,口唇青紫,牙关紧闭,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喉中痰鸣,或口中怪叫,甚则二便自遗,移时苏醒,病发前多有眩晕,头痛而胀,胸闷乏力,喜欠身等先兆症状,平素多有1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便秘尿*等症,舌质红,苔白腻或*腻,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泻热涤痰熄风

代表方:*连解*汤合定痫丸

针刺人中,十宣,合谷,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注射或醒脑静

阴痫

02

临床表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色晦暗青紫而黑,手足清冷,双眼半开半合,肢体拘急,或抽搐时作,口吐涎沫,一般口不啼叫,或声音微小,醒后周身疲乏,或如常人,或仅表现为一过性呆木无知,不闻不问,不动不语,数秒或数分钟即可恢复,恢复后对上述症状全然不知多则一日数次或十数次发作,平素多见神疲乏力,恶心泛呕,胸闷咳嗽,纳差便溏等症,舌质淡,苔白腻,脉多沉细或沉滑。

治法: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温化痰涎,顺气定痫

代表方:五生饮合二陈汤

针刺人中,十宣穴开窍醒神,配合参阳注射液静脉滴注

二、休止期

肝火痰热

01

临床表现:平时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心烦失眠,咳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发作期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舌红,苔*腻,脉弦滑或数。

治法:清肝泻火,化痰宁心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气虚血瘀证

02

临床表现:头部或胸胁刺痛,精神恍惚,心中烦急,头晕气短,发作时昏仆无知,抽搐,唇舌紫暗或舌有瘀斑,脉弦而涩。

治法:补气化瘀,定风止痫

代表方:*芪赤风汤送服龙马自来丹

脾虚痰盛

03

临床表现:平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胸闷脘痞,纳差便溏,发作时面色晦暗或晃白,四肢不温,蜷卧拘急,呕吐涎沫,叫声低怯,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或弦细滑。

治法:健脾化痰

代表方:六君子汤

肝肾阴虚

04

临床表现:痫证频发,神思恍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伴两目干涩,耳轮焦枯不泽,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红,苔薄白或薄*少津。

治法:滋养肝肾,填精益髓

代表方:大补元煎

瘀阻脑络

01

临床表现: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多继发于中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病后。

治法:活血化瘀,熄风通络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金墨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