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叶树平李娟文/图)
十一月的泸定县得妥镇联合村,林木郁葱,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气息。在茂密的林下,生态天麻基地年初种下的一片天麻悄然“苏醒”,迎来了首批天麻采收季。
天麻,是联合村的重点发展产业。近年来,联合村立足自身森林资源优势,引进泸定县裕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生态天麻种植,探索出一条林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连日来,在联合村生态天麻试点示范基地,村民们忙着采挖、搬运、分拣,包装和线上线下销售,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采挖
搬运
分拣
包装
李太军是联合村的村民,他正和其他村民一道轻轻地挪开天麻梗的枯叶,再刨开菌材、细土,一个个肥厚饱满、质地坚实的天麻呈现在眼前。年自泸定县裕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落户该村后,他就一直在天麻基地打工。
泸定县得妥镇联合村民李太军:
“他们带来的这个项目确实好,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够挣到钱,一天能够挣到元,家里也照顾了,钱也挣到了。”
在天麻分拣包装现场,天麻基地负责人张明蹲着身子,戴着手套,一边轻轻将刚采挖的天麻进行分拣、包装,一边谈起了当初种植天麻的经历。
泸定县裕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明:
“年开始准备做这个项目,先后考察了很多地方,最后选在了联合村。年在此流转了6亩土地,开始示范种植。”
天麻被誉为“定风神箭”、“定风草”,有“头晕神药”之称,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联合村的海拔、土壤和环境等自然条件,符合高品质生态天麻的生长要求。天麻种下了,但要把天麻种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明在不断学习天麻种植技术的同时,得到了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天麻产业分会的技术指导和支撑。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天麻产业分会技术员黄文聘:
“我们从年对泸定县裕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天麻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从菌种的选育、天麻品种的选育、现场试验看适合哪种品种的生产,我们做了全面的科学评估和计算,选择种植的天麻品种是比较高产的,一亩可以达到六、七千斤。”
联合村种植的天麻为红天麻和乌天麻杂交的优良品种,具有发芽率高,适应性和耐旱性强,产值高的特点,同时天麻素含量高。
泸定县裕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明:
“从我们采样、采集的数据来看,产量各方面都不错,我们预计一亩产量在斤左右。”
张明算了一笔账,按照一亩地斤新鲜天麻的产量,一斤市场30元以上的价格计算,亩产约20万元以上,整个基地产值可达万元——万元之间。
像李太军这样长期在基地务工的人员有20多个,累计用工个,支付人工工资余元。不仅如此,张明还免费给当地村民教技术,让他们在家门口找到财路。
联合村生态天麻种植不争田、不占地,刨出了村民致富的“金疙瘩”,同时,该村还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有机结合,创新了“林下天麻、护了森林、富了百姓”的产业发展道路,对全县高半山村发展优质中药材产业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泸定县泸桥镇磨河村党支部书记杨进喜:
“我们是专程来学习的,听说这里种植天麻成功了,我们希望把技术学到,带回村里,把这个产业发展起来。”
泸定县裕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明:
“下一步,我们打算把天麻产业做大做强,让老百姓能够真正的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主办:中共泸定县委宣传部
泸定县融媒体中心
总监制:杨祖军彭大勇
监制:金婕妤尼胡克布
编辑:何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