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肝脏在人体主藏血,通代谢,和身体一众器官和组织互相联系,如果肝脏出现问题,往往预示着身体体质抱恙,需要及时进行调养和治疗。而中医辨证病症中,大抵可以分列为虚症和实症两种,在虚实二症中,又可以细分为阴湿,上火等等,各自都有各自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对于肝脏来说,因为其蕴藏血气和代谢积累的缘故,受到刺激性物质作用,继而上火的概率就很高,就一般而言,上火可以被归类为实症的一种。因此很多朋友如果出现肝火上行的情况,第一时间都会想到用薄荷,菊花等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调节,其实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肝火上行,不仅仅只是因为“肝阳花火”,还有可能是“肝阳上亢”的表现。
肝阳上亢和肝阳化火,两者各有什么不同?
在大多数人看来,大部分肝火集中的症状,都会被视为“肝阳化火”。
所谓肝阳化火,顾名思义,就是指因为血气和阳气郁结,代谢物质刺激等因素,导致肝脏内部上火,继而影响到了肝脏本身功能的运行。常见的肝阳化火症状例如头晕胀痛,耳鸣、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多梦,胁肋灼痛,便秘尿黄,吐血衄血,基本上都是上火的典型表现,属于上火症状的上分类型“实症”。
而肝阳上亢可肝阳化火却不同,这也是很多上火的朋友容易出现且容易忽略的关键病症之一。
对于肝阳上亢者而言,他们身体里本身的阳气和血气并没有出现郁结的情况,浓度水平都是相对正常的,但就一般情况而言,身体阳气和血气是需要往身体四散的,如果身体下行的通路被堵住,例如肾脏,脾脏萎靡等等。大量的阳气集中在身体上部淤堵上扬,就是所谓的肝阳上亢症状。
举个简单的例子,好比一段正常流通的高速公路,汽车上上下下没有问题,但前方突然因为车祸淤堵,导致下高速公路的车出不去了,自然想上来的车也会不断地增加淤堵的情况,最后导致高速公路瘫痪。而我们肝脏本身,就好比这一段高速公路,这种现象,也是和肝阳上亢极为类似的。
综上所述,肝阳化火,大多是普通的上火症状,需要通过清热解毒,补水温养的药物,例如薄荷,芍药,菊花等进行调节。
但肝阳上亢,属于虚实夹杂的特殊病症,肝阳亢于上,肾脾之阴亏于下,相比于补养,更重要的其实是疏泻养阴。
但对于大多数养生爱好者而言,虽然搞清楚了肝阳化火和肝阳上亢的表现区别,但是对于肝阳上亢具体的症状情况,并没有明显的分辨意识,以至于很多肝阳上亢者,都会误将自己的病症当做肝阳化火来治疗,自然治疗效果也比较差。
肝阳上亢有哪些明显的区别症状?中医为您解答
其实就在今年上半年,中华中医药协会,就对肝阳上亢的症状表现以及医治建议有过具体的总结。
中华中医药学会在《肝阳上亢症辩证标准》项目中描述:“肝阳上亢多因肝阴不足,阳亢上绕所致。”肝肾阴虚,阳亢于上,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就是肝阳上亢较为明显的特征。
而说到肝阳上亢明显的区别症状,同样也是存在不少的,就西医的角度来看,例如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眩晕等,都有归属于肝阳上亢的症状类型表现,有此类症状的朋友不妨尝试一下补充肝阳,滋养肾阴,或对病情医治也能起到不错的改观效果。
而从中医的具体症状来看,肝阳上亢多分为肝风内动型,例如晕厥,眼花,偏瘫,口眼歪斜,舌头僵硬等,都属于肝阳上亢的典型症状。还有一些轻症表现,比如腰膝酸弱,口感舌燥,情绪异常等等,也值得各位有类似症状的朋友重视。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一旦发现了肝阳上亢的症状,饮食方面,吃什么药?能起到调节的作用。
吃什么食物?吃什么药?能够调节肝阳上亢?
首先是食物方面。食补一直都是中医最为推崇的治疗方法,而肝阳上亢属于虚实并存,主疏血滋阴方面的症状,因此,例如莲藕,莲子,西洋参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至于药物方面,常见的调理肝阳上亢的中药,比如柴胡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还有一些具体的中成药,比如天麻钩藤饮,天智颗粒等,都是平肝潜阳,清热活血的首选。但要记住的是,具体处方药物,仍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病情决定用药计划,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莫擅自服用。
结语:对于肝脏而言,肝阳上亢相比于肝阳化火,隐蔽性更强,调理起来也更加复杂,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放弃,文中的一些具体症状表现和滋补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养生爱好者有些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