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县妇联结合市妇联关于“点赞改革开放她的记忆”主题活动,结合本县实际开展了主题为“晒家乡新貌展巾帼英姿”新媒体接力传播活动,聚焦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女性典型。自本期开始,巫山报社全媒体将逐期刊发关于陈嗣红、周亚玲、唐德美、易光琼四位女性典型。通过她们的记忆和经历见证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
红姐,原名陈嗣红,是国轻酒楼老板,也是巫山美食文化协会会长。她从事餐饮30多年,农村所有食材,不管是五谷杂粮还是树叶野菜,只要经过她的手制作的菜品,都能找到一种曾经流失的家乡的味道。如今,她的菜品已有14项获得重庆市名小吃和国家名小吃称号,有4项获得巫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
浑身透露着阳光、干练的气息。她,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巫山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滋味。
拜师学艺传承老手艺
纯手工的美食,如果经历史的沉淀之后,会散发着岁月的幽香。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经济时代的发展,人们讲究快生活,大多数人在享受到简洁便利的生活节奏时也失去很多对古老文化的美好体验。
红姐,是一个永远在传统文化里走过的慢节奏的人,爱琢磨的她要带着先辈们的古老手艺走下去,正如她自己说:“这条路哪怕再孤独,也要把好东西传承下去,不然弄丢了很可惜。”曾经,她为了一剂巫山梨膏糖坚守了近30年。
每次到红姐的办公室,她都会端上自己熬制的巫山梨膏。这种梨膏,口感清新柔滑,甜而不腻,一口下肚,满嘴留香,从喉管到心肺清凉如许。
“别看这一勺梨膏糖,还曾经有一段传奇呢。”红姐说。
据《巫山县志》记载,梨膏糖起源于唐朝,相传宰相魏征为母亲治疗咳嗽,久治不愈。有人告诉他可以把梨加入冰糖,和百草熬制梨膏糖,效果不错。巫山梨膏糖制作技艺相传从湖广填四川带到巫山后,民国15年,商行老板张燮丰根据祖传的熬糖记忆,将鲜梨熬制成梨膏糖。梨膏糖口感滑腻香甜,具有润肺化痰之功效,巫山当时地处三峡腹地交通要道,梨膏糖迅速成为当地知名特产。
年,红姐师承梨膏糖传承人王克兆学习梨膏糖熬制技艺。选料、清理、火候、过糖……每一道工序都经过近30年的刻苦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改制熬制技,终于成功熬制出香甜的巫山梨膏。年,红姐的巫山梨膏糖被录入巫山非遗目录,红姐被评为重庆市级非遗传承人。巫山梨膏同年参加重庆市首届非遗博览会,深受客人喜欢。年被选在《中国非遗重庆瑰宝》栏目播出,巫山梨膏从此正式进入各大城市人们的眼中。
“过去,梨膏糖销售主要靠口口相传,现在随着电商平台的普及和微商时代的初现,只要是好东西推广起来十分快捷方便。”据红姐介绍,现在,她的巫山梨膏已远近闻名,每年销售额在10万元左右。在巫山海拔多米的建平乡,有很多野生的梨子,是熬制梨膏糖材料纯正。随着销售量的不断增加,红姐正在建设巫山梨膏加工厂,预计建成后每年可加工销售巫山梨膏3万多瓶。
她还用传统手工熬制成桔红和桃花露十分可口,加工的秘制天麻、秘制桔梗更是女性养颜佳品。
粗粮细作留住乡愁
每次跟红姐相聚,都会听她聊起曾经父辈们艰苦的岁月,母亲和奶奶做得一手好农家饭菜,最喜欢奶奶的野菜饭团、臭叶子凉粉,妈妈的榨广椒腊肉、豆渣饭……从她幸福的眼神中都能读出她心里满满的妈妈味道。
“我的母亲那时候都是粗茶淡饭,就地取材,纯手工做,现在看来不但特别好吃还很有营养。”红姐说。
如今,她传承了从奶奶和母亲那里学来的手艺,均为就地取材、手工制作,只是她现在更多的讲究粗粮精作,特别注重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营养健康等特点。她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加上现在的养生理念,不断改良推进,研究出了一大批富有地域特色的巫山小吃品种。在她国庆酒楼的餐桌上,随时可以点上南瓜叶端儿、苦麻菜、豆渣长寿汤等菜品。特别是她制作的凉拌腊肉,和腊肉垫底制作的烤鱼,腊肉沁出的松柏香味口感十足,还有用长江生态虾和巫山辣椒制作的宁河虾酱,只需一点点拌在饭菜中,香甜麻辣恰到好处,令人回味无穷。
最近,红姐又在琢磨巫山泡菜的精细加工。这道菜已经纳入巫山非遗目录了,她想要进军市级非遗目录。“巫山水质好,空气质量好,食材好,所以这道上百年历史的泡菜一定要走上更多的外地人餐桌。”
据初步统计,目前她研制出具有巫山地域特色的原生态小吃及菜品多达余种。其中,普洱茶桂花露、巫山桔红、陈皮糕在重庆市第一到第三届名特小吃博览会获“中国名吃”称号,另外苦荞粑、酸菜粑、桔红粉糕、翡翠凉粉、巫山泡菜等7个小吃获得“重庆名小吃”。
“现在条件好了,特别是外地来的客人注重养生的特别多。我从事餐饮在利益和养生之道之间,更注重于食谱对顾客的身体健康,要让来这里用餐的每一个客人都能找得到曾经妈妈的味道。”红姐总是一个热心肠的女人,每一道新研究出来的菜品,总是要亲朋友是吃好几次,不断提出改进意见反复琢磨之后,才正式向客人推出。
依托旅游推介美食
巫山,地处长江三峡腹地,现在这里是一颗镶嵌在渝东门户的璀璨明珠,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基础建设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幸福感也在快速提升。如今,这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景秀丽的旅游城市;这也是一座开放宜居的幸福山水城市。
据红姐回忆,年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一场告别三峡游的体验旅游也带火了巫山旅游。那时候红姐在巫山老城开了一家“陈记夜市”,看着来来往往的外地游客,讲着听不懂的各种语言,吃着还不怎么习惯的巫山饭菜,当游客们回头对她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她突然找到了搞餐饮的乐趣,热心于巫山特色美食考究。
三峡蓄水后,巫山旅游一度沉寂。但是她初心未改,结合巫山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出版《味美巫山》一书。挖掘和研究巫山地方特色农产品,用传统烹饪方法加上现代中医健康养生常识,研发乡村绿色菜品。
“巫山烤鱼在巫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巫山博物馆的陈列台前的大溪新石器时代的鱼骨可佐证。”红姐告诉记者。
今年3月份,在巫山的神女景区青石的江面上,一道非常特别的巫山烤鱼正在制作中。迎着春风,于碧波荡漾的青山绿水间,一条鲜活的长江鱼穿越上千年的鱼文化被垂钓上来,巫山烤鱼非遗传承人红姐就现场制作了一条自古才有的“江上巫山烤鱼”。
由于巫山水质、空气、植被都很良好,所以食材生态绿色,再加上红姐采用传统的手工秘制,味道鲜香,外焦内嫩,难怪客人吃了个个都赞不绝口呢。红姐这道正宗的巫山烤鱼上了《美食非常道》栏目。5月份,巫山烤鱼再次亮相第三届王全国名小吃博览会,被评为“中国名菜”。
近些年,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为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推广巫山特色美食,红姐先后进村免费为村民讲解农家乐二十多次,培训学员多人次。为市民举办饮食养生文化学习班二期。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培训了乡村旅游餐饮人才,又宣传了巫山美食文化。
近些年,在她的推动和带动下,巫山的餐饮业发展较快,涌现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的名特小吃,部分名特小吃在周边区县和重庆市内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年她获得重庆市“餐饮杰出贡献奖”,年被评为《巫山县优秀非遗传承人》。
“过去,巫山的基础建设十分落后,景区打造也没档次。随着改革开放这么多年,随着近些年巫山文旅大融合,又迎来了春天。巫山的大旅游时代来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我要让巫山的美食和美食文化融汇成为浓浓的乡愁,让更多来巫山旅游的客人不但记住巫山美好山水,更要记住巫山特色美食和妈妈的味道。”这是红姐从事餐饮30多年来一直坚守的梦想。
◆◆◆◆◆
往期阅读
市妇联专家骡坪支招家庭教育,以下误区你中过没?
来源:巫山网
作者:向永蓉
编辑:山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