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品种那么多,古代人是怎么辨别真假药材 [复制链接]

1#

明代药学家陈嘉谟在《本草蒙筌·贸易辨假真》中提到这么一句民谚:“卖药者两只眼,用药者一只眼,服药者全无眼。“意思是药家两眼,一只眼辨知药物真伪优劣,另一只眼盯着医家用药需求。医家却只知道药物性味功治及用药法,视野有限,宛如独眼。病家则好像盲人,对药一无所知。药物辨识最主要的问题是真伪的确定。自然界动植矿物形态相似的太多,本来就不容易辨认。药材又往往只取其中的某一部分(如根、树皮、种子等),更是难以鉴别。药物成为商品后,物以稀为贵,往往出现种种伪品,因此,准确辨认药物,是药学一大主题。

古代由于条件限制,药家只能充分运用人的感官来辨认药物。几千年来,药学家积累了一整套药物经验鉴别法,概而言之,主要有尝、看、嗅、试诸法。

“尝”是口尝。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表明,口尝是鉴别药物最古老、也是最可靠的方法,可以精细地辨识药物特有的气味。《神农本草经》收载的甘草、苦参、五味子(以上均以突出的味为名)、细辛(以根细长而辛辣得名)等药,其名称就已经概括了各药最突出的味道。

外形相似的当归、独活(饮片尤其相似),若口尝其味,当归先苦辛、后微甜,独活则先苦辛、后麻辣。韭子、葱子,肉眼难辨种类,但人口一尝,韭菜味的是韭子,葱味的是葱子,立刻可分。许多药物都有特殊气味,例如薄荷口嚼清凉,花椒麻舌,甚有利于鉴别。

龙骨由于稀少,古代就有伪品。但龙骨乃化石,有天然形成的微细孔隙,用舌轻舔,舌上会有吸引黏滞感,所以古人说龙骨“舔之着舌者良”。此外,有些有毒的药物多有刺激味,炮制之后才能消失。因此口尝也可用来辅助鉴定某些药物炮制是否达到了去毒的要求。

“看”是利用视觉观察药物的外形,这是运用最多的药物鉴别方法。秦汉以前就见于本草记载的人参,是因为其根形类似人形而得名。牛膝是因为其原植物的茎节(茎上生叶的地方)膨大如牛之膝。

此外,黄芩、白芷、雄黄、紫草、丹砂等药,都因为它们有特殊的颜色。在这方面,古人将观察到的许多药物鉴别特点,分别命名药材,形象易记。例如“马尾当归”是当归优质品种,根须细长。“马蹄决明”是指豆科决明子的外形似马蹄。“鸡骨常山”是指常山的根形颜色好像枯干的鸡骨头。“紫油厚朴”是形容质优的厚朴树皮色紫油润,用指甲划过有油痕。“鸡爪黄连”是说完整的黄连根部看起来像鸡爪。类似这样突出鉴别真伪优劣特征的药名还有粉甘草(粗壮结实粉性足者为优)、绵黄芪(皮折之如绵者佳)、蚕羌活(节密如蚕)、鬼脸升麻(毛茛科植物升麻根的横切面形状)、花槟榔(槟榔果实横切面有红白花纹)等等。

清《本草汇》黄莲图

老药工辨别药物时,还能深入药材内部,注意质地(光滑、粗糙、角质、粉性、油性等)、断面形状(如植物根或茎的维管束排列形状、油室分布等),并创造了许多通俗形象的名词来形容各种特征,例如朱砂点(油室}、金井玉栏(植物根的浅棕黄色形成层环纹与类白色的皮部)、星点(异形维管束)等等。

“嗅”是通过嗅觉感知药材的挥发性气味。《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木香、麝香,都是以香气命名。梁代陶弘景在鉴别药材时,就注意到利用嗅觉。他说败酱草“气如败豆酱”,这一特性成为鉴别该药来源的可靠依据。又,陶弘景说白鲜皮“气息正如羊膻”,故该药又名“白羊鲜”或“白膻”;《唐本草》说徐长卿“有臊气”,正是本品所含特殊成分的气息。老药工鉴别狗宝,常将鉴别物用口呵呵热气,立即嗅闻,真狗宝肯定有狗屎气息,若无此气息,则不用深入鉴定。对于有经验的药工来说,嗅法是不可缺少的可靠方法。

“试”法就是试验测试。在古代,这样的测试多借助水、火来进行。例如常用来治疗眼疾和痢疾的秦皮,早在西汉初《淮南子》就注意到该药“以水浸之正青”。陶弘景说:“水渍以和墨色,色不脱,微青”。《唐本草》记载:“水渍便碧色。”这都是因为该药在水中呈蓝绿色荧光,直到现代,依然是鉴别正品秦皮的特异性证据。判别沉香是否沉水及沉水的程度,则依据的是含油脂越多的沉香木,越容易沉水。火烧法也是鉴别药材常用的方法。例如硝石与芒硝外观都是白色结晶,陶弘景鉴别硝石,“强烧之,紫青烟起”,这与现代火焰分析法原理相同。琥珀珍贵,因此也有赝品。《唐本草》鉴别法是火烧琥珀,“有松气”为真。北宋寇宗奭鉴别枫香、松香与乳香,云“烧之尤见真伪”,即燃烧后各自会产生的不同气味。除此以外,触摸体会药物表面性质,敲击倾听不同的声音,折断体察其坚韧程度,新鲜药物切断观察流出汁液的颜色等等,都是鉴别药物真伪优劣曾用到的方法。

我国古代药学家千方百计地利用上述各种方法来鉴别药物的真伪。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由于某些药材紧缺,历史上不乏以伪充真、以劣充优的现象。梁代陶弘景就曾提到当时存在着“真伪好恶,并皆莫测”的现象。商家曾采用醋煮钟乳石令白、水渍细辛使根须挺直,用朱砂染蜈蚣足令赤等方法,追求药品外形美观。结果或损失原药成分,或增加非药用成分,均有损药性。

明代陈嘉谟也介绍了许多当时药物作伪的情况。如用荠苊指冒充人参,用苜蓿根充作土黄芪,将小半夏煮后染黄伪作玄胡索,用嫩松梢加盐浸润冒充肉苁蓉,将驴脚骨说成是虎骨,把松脂搅和充当血竭……这种作伪现象直到现代也还难以杜绝。四川等地经常有人兜售假天麻、假冬虫夏草,有的药商为了显示山药色白,用硫磺熏染,结果造成药物污染。因此,从古到今,为了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药物鉴别的工作一直在不断地进行。

古代本草书中记载了大量的鉴别药物的经验。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唐代苏敬《唐本草》,宋代苏颂《本草图经》、寇宗奭《本草衍义》等,都记载了许多药物的鉴别知识。唐代高僧鉴真东渡,虽然双目失明,但凭借嗅、尝、听、摸仍能鉴别药材,并把这些经验传至日本。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李中立《本草原始》,清末民初郑肖岩《伪药条辨》等书,都记载了极为丰富的药材辨析经验,为后世考订药物正确品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古代药物在流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种类混淆的现象。要拨乱反正,就必须追溯本草记载,去伪存真。例如我国历来所用的木通,无论本草的文字描述,还是各种药图,都证实自古所用木通正品是木通科的木通,具有利尿作用。但由于药源紧缺。近百年来,东北地区用马兜铃科植物茎枝用作木通。该品和正品木通一样,茎枝都具有能通气的特征,也都能利尿,但两者形态相差很大,关木通利尿作用更加显著,且具有一定的毒性。药学家们经本草考证,确定了木通的正品,并将东北所产木通称为关木通,作为利尿新兴之药。

本属伪品,但亦有一定作用而或为新药的例子并非关木通一种。类似情况还有人参与党参、沙参(南沙参)与北沙参、五加皮与香加皮(北五加)、贝母(川贝母)与浙贝母等多种。党参、北沙参、香加皮、浙贝母都是后起之药,虽然它们一开始都因冒名而出,但其来源不同,性质有异,经古今医药学家的体察与研究,逐渐发现它们并非正品,但又各有用途,于是另予名称,区别使用。

自从医药分家以来,“用药者一只眼”的现象随之而生。药家辨识药物真伪优劣,考证本草,正本清源,是其职责。不能苛求用药者同时也具备药家功夫。但是,药家已经考证,甚至《药典》已经明载其来源及性质的药物,如果用药者不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