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威宁做大做强林下经济大文章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威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奋笔书写“生态大文章”,加大造林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养鸡、林下养蜂、林下种植等林下经济,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林下飞出“致富鸡”

11月2日,金斗镇冲子村孔家坟梁子,松林苍苍郁郁,七彩山鸡养殖大户顾涛和养殖人员正在忙着给山鸡添加白菜、玉米等食物,毛色艳丽的山鸡或上下扑腾,或低头觅食……

38岁的顾涛是金斗镇红石社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年,顾涛依托家乡广阔的山林养殖七彩山鸡,带领乡亲们一起发财致富。

顾涛在喂山鸡 

经过几年努力,顾涛在亩山林下累计投资万余元养殖七彩山鸡羽、土鸡羽,每年养殖山鸡毛收入在万元以上,让五六名当地群众在养殖场实现稳定就业。如今,顾涛成立了威宁县同盛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多乡亲们纷纷向他学习养殖经验,20余户农户加入合作社成为山鸡散养户。

“林下养殖的山鸡在市场上是抢手货,公山鸡每只元,母山鸡每只元,主要供应威宁、六盘水等周边城市餐馆,早早就被商家预订了。”顾涛乐呵呵地说。

不仅如此,顾涛还在养殖场开起了农家乐,为游客提供山鸡烧烤等乡村旅游体验,不断延伸养殖产业链,把山鸡养殖发展成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致富产业。

务工群众在喂山鸡

近年来,威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林下养鸡,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着力培育农村养殖致富带头人,组建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林下养鸡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昔日荒山野岭,如今“绿色银行”。一片山林,飞出“致富鸡”,让当地群众依靠山林实现致富梦想。

蘑菇撑起“致富伞”

11月1日,石门乡石门坎村林下经济产业园,基地负责人陈榜*正在查看破土而出的赤松茸。一朵朵赤松茸伸着圆圆的脑袋、顶着红红的菌帽,东一簇西一丛,甚是惹人喜爱。

据悉,该基地采取“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由当地*府提供林地1亩,贵州省锐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种植和接纳群众务工,既保护了生态,又能增加群众收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由于经济效益不错,该基地从去年种植亩扩大到今年亩。

陈榜*采收赤松茸 

据贵州省锐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柳涛介绍,赤松茸每亩产量在斤以上,每亩产值预计可达3万元左右,主要销往云南省昭通市、昆明市等地。

“目前我们基地稳定带动4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我们林下种植的赤松茸比大棚种植的品质好,在市场上深受商家青睐,根本不愁销路。”柳涛说。

但柳涛还有更大的“野心”。“我们将走林旅融合发展路线,在赤松茸种植基地发展农家乐,外地游客来基地可以体验星光露营,还可以采摘新鲜的赤松茸,让当地村民享受林下经济带来的红利。”柳涛说。

近年来,威宁以生态发展为主线,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积极引导群众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大力培育林下种植赤松茸产业,走出了一条林下“掘金”、生态富民的新路子。

一朵朵小菌菇,真正闯出了大“钱”景。

林上花开林下蜂

时值深秋,阳光洒满石门乡石门坎村中寨苗寨,让这个森林环抱的村庄格外靓丽。养蜂人潘克富一边晒着阳光,一边查看他养殖的40余桶蜂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38岁的潘克富,不仅是一位手艺不错的泥水工师傅,还是一位养蜂达人。这些年他养殖的40余桶蜜蜂,每年收入不下3万元,再加上泥水工师傅收入,日子越过越甜蜜。

潘克富采割的蜂蜜 

“我们寨子就建在山林里,养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十多年前我就开始养蜂,随着有了丰富的养蜂经验,我也因此赚到不少钱补贴一家人的生活开销。”潘克富说。

在威宁,正是得益于林下经济奖补项目的实施,许多种养殖户群众像潘克富一样依靠养蜂实现了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威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土地,实现55万亩的林下产业,充分释放生态恢复后的“绿色红利”;其中林下种植天麻、林粮、林菜6万亩,林下养蜂、林下养鸡16.4万亩,林产野生菌采集26.6万亩,森林景观利用6万亩。同时,通过实施林下经济以奖代补*策,奖励补助林下养殖、种植实施主体,推动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加快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林下经济以奖代补*策,奖励补助林下养蜂4箱、林下养鸡羽、林下魔芋.4亩、林下种菌.24亩、林下天麻亩、林下*精60亩,累计奖励资金.51万元,直接带动户林下经济实施主体增收。通过林下经济奖补项目实施,有效提振了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和决心,为威宁林下经济做大做强打下了基础。”县林业局*组成员、副局长赵丹介绍说。

威宁融媒记者  陈武帅

编辑:张捷实习生马珊

责编:李云侠

编审:何
  欢 

监制:叶启伟

总监制:周 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