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食话题II环江怪味牛眼 [复制链接]

1#
白斑病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7_1/

环江怪味牛眼

排骨

环江菜牛的美名吸引了不少食客,除了牛八宝、牛蹄等主打菜,牛眼、牛头皮等也成为喜欢尝鲜的食客们搜寻的对象。

笔者曾目睹烤牛师傅梁贵新在环江美食节上烤了半头牛供食客分享。梁贵新的烤牛方法是祖传的,不过更吸引眼球的是他的烤牛眼技法。

“把牛眼挖出来,保留牛眼周围的肉,两根铁叉横穿牛眼肉左右,形成担架状,放在小型烤炉上烤制。”梁贵新说,操作时要注意勿让铁叉伤及牛眼,也不能因贪图熟得快而将牛眼切破后再烤。牛眼一破,部分营养丢失不说,这也是民间的一种忌讳,有人认为是对牛的大不敬。

烤牛眼需要两小时左右,熟后的牛眼呈黑色,因有各种佐料在烤制时逐一添加,凉后即可享用。“在广西一些地方,烤牛眼常常只是一个半成品。”梁贵新说,一些老人从他手上买走烤牛眼后,放在锅里炖,直到牛眼烂如胶状,歇火取食。吃时用勺子,一勺一勺地舀。

环江一家牛菜馆的刘用既是厨师又是老板,他介绍的牛眼吃法与梁贵新的做法不同。一种是红烧,先将牛眼卤熟,调好味,因牛眼较硬,在红烧时先下油锅炸一下,尔后焖,倒入鲍鱼汁即可。一种是炖牛眼,与土鸡、天麻、人参等一起炖最好,吃时蘸番茄汁,口感细腻润滑。

刘用说,在炖牛眼之前,之所以要卤熟,主要原因是考虑到牛眼会爆开伤人,因此在制作时,需用针把牛眼水挑一些出来。至于为何选择卤而放弃烤的制法,是因为烤制麻烦,耗时耗力,卤制则方便得多。

在环江多家牛菜馆里,笔者翻看菜谱,就是找不到牛眼这道菜。当地餐馆老板透露,县城餐馆的牛眼,多数来自乡镇,一个乡或镇一天仅宰杀一两头牛,意味着这个乡或镇一天只能供应一两对牛眼。如果不是熟客预订,牛菜馆就不会提供牛眼这道菜。因此,牛眼这道菜不便列入菜谱。

南宁一些餐馆的情况与此类似。经营连锁牛杂店的韦老板说,只有当顾客点牛头这道菜时,才可以在他的店里吃到牛眼。否则,顾客单独点牛眼,店里不会提供,毕竟牛眼供应量太少。韦老板透露,牛眼这道菜虽然风味独特,但不少人怕吃这道菜,对于一些食客特别是女性食客来说,别说吃,即便听到或见到这道菜都感到心里不爽。从这个意义上讲,牛眼不宜被列入菜谱。

在广西一些村寨,家里宰牛后,牛头当即炖好,供亲友分享,同桌有老人,年轻人就吃不上牛眼。牛眼献给老人吃,是对老人莫大的尊敬。民间有部分老人对“吃啥补啥”的说法笃信不已,认为牛眼对老人明目有帮助,因而常吃,甚至不惜代价。

据梁贵新透露,南宁市邕宁区的一些老人就是如此,一对牛眼在当地卖价上百元,而在环江的菜市场里,牛眼的售价低廉。梁贵新说,其实大家心里清楚,牛眼不过是一道美食,不一定对明目有帮助。

编辑

夏岩

END

排骨,广西全州县石塘人,70后,报社记者。人在南宁,心在云端。第一份工作是生产汽车配件。改行后主要写、偶尔画,喜欢读些闲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